读《霍乱时期的爱情》谈“爱”的蛮横无理

爱情是什么?爱情到底是什么样子?

这是我读完《霍乱时期的爱情》后在脑中挥之不去的问题。不像《百年孤独》史诗般的震撼感,《霍乱时期的爱情》更像是细水长流,是娓娓道来,在长久的时空里描述了三位主人公漫长的一生。看似小格局的“个人情爱”在加西亚的纸笔之下,也成为了跨越半个多世纪,足以用爱动人心魄的故事。随时插入的叙事背景和各色的人生故事恣意流畅,仍然可以读到加西亚潇洒不羁的文风,略带依旧的也是我酷爱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

说到为什么会对“爱情”的样子感到疑惑,是因为回想起这三位主人公一生的爱情选择,真的各不相同且耐人寻味。乌尔比诺医生拥有显赫的社会地位,家族的财富积累也不在话下,他对费尔明娜一见钟情,用他的客观影响力和遵循礼数的方式追求,看起来是信心满满且势在必得。他的追求是体面的,全城的女人恨不得都嫉妒想破坏费尔明哪的这一幸运,貌似没有人会怀疑费尔明娜有拒绝这一追求的可能,也没有人会在意费尔明娜在步入婚姻之前并没有爱上他。他们的婚姻平稳如流水,大部分的时光里两人相处进退有度,有时还会通过猜测和试探去了解对方所想。就算极少的意外,如医生的短暂激情出轨,也很少伴随激烈的争吵,女人选择的是远走冷静,再适时等待一个台阶回归正常生活。这样的婚姻和爱情是相敬如宾和相濡以沫吗?在医生去世后,费尔明娜会思念他,想念他,烧掉所有关于医生的物件以获得属于自己的自由生活,所以,他是她这一生所爱吗?

另一位男主角,是的我愿意称之为男主角,阿里萨,他像影子一样伴随着费尔明娜一生的时光,从情窦初开的狂热追求,到几十年漫长婚姻外的独自等待,再到她成为寡妇之后的坚定追求。他的爱无疑是炙热的,执拗的。少年时一见钟情,像丢了魂般的爱恋着费尔明娜,用一封封情感充沛的情书表达着自己的爱意,在楼下静静坐着等待爱人的垂怜一瞥,他明明获得了爱人的芳心甚至二人已私定终身,但又没有来由的在匆忙一见之后突然失去爱人的倾慕,光是想想都让人难以接受,情不自禁的可怜和同情他。更神奇的是,在自己深深爱着的女人嫁给了地位显赫的丈夫后,除了痛苦,他该有多自卑,他没有一点去怀疑女孩是否嫌贫济富,也没有追问爱人为什么就突然变了心,他只是默默忍受着,并决定用一生的时间去等待,用动人心魄的坚定确信他会跑赢她丈夫的生命,跑赢死神,最终和费尔明娜在一起。在漫长的几十年的等待中,他是放荡的,暗地里与不同的女人睡觉,产生情感,同事、寡妇、陌生人,甚至是可以当他孙女的花季少女,他挥霍着自己的激情,寻求着不同女人的安慰,却总告诉自己,这是为了费尔明娜而小心保存着男人的能力。他是才华横溢的,年少时轻易学会小提琴,为爱人彻夜弹奏乐曲,写得一手好情书,就算自己的爱情冬眠了,也可以用笔凑成其它情侣的圆满。失恋后他投身于航运事业,凭着自己的努力从穷小子奋斗成了和乌尔比诺医生平起平坐的大人物。就算到了老年,他也可以用3天学会打字机为自己的情书增添魅力。他是隐忍的,每次在公开场合见到费尔明娜与丈夫,他可以体面的与医生握手问好,把自己的感情藏得滴水不漏,以至于在医生去世后,能用自己的富有顽强生命力的爱情给费尔明娜来上出其不意的重重一击。他是令人啧啧称叹的,毕竟最终,几乎耗尽一生的等待后,他终于重获了爱人,把藏在心里五十三年七个月零十一天的“一生一世”宣之于口。阿里萨的神秘与复杂让我感到难以理解,这就是炙热且坚定的爱情吗?超乎两个人的范围,超脱于肉体,只要这一生拥有你短暂的时光,哪怕付出一生的卑微等待也在所不惜。

可能同样是女性,我对费尔明娜的感情变化似乎能有那么一丝丝的理解。在情窦初开的年龄,受到一位少年真挚纯洁的爱慕,在羞涩与忐忑中暗暗通信,看似确定了自己心,却不如说是爱上了心中对爱情的幻想。而这份对完美爱情的幻想也许就在那么一个真实时刻,被脆弱的打破了。再面对一个社会意义上无可挑剔的对象的执着追求,对爱情还处于模糊认识的她屈服了,她找不到拒绝的理由,财富、地位、对自己的一心一意,她可能会认为这就是自己的命运。与医生相濡以沫五十多年的夫妻生活,也给了她安定、从容且优渥的生活,这似乎没什么可值得抱怨的。在迈入暮年,成为了寡妇之后,十几岁的初恋仍然在痴痴的等待,费尽心思用尊重她的方式追求,这本就极度震撼女人的内心。哪怕我已年老色衰,本以为我只能静静等待死神的接驳,却又有一份看似更加伟大和纯粹的爱情一直在等待,又有一位同样地位显赫的男人疯狂的爱着自己,他费劲脑汁为自己创造快乐,想我所想,这份肯定与背后的执着可能理所应当的会打动哪怕一位再骄傲不过的女性。费尔明娜是幸运的吗?也许是,但看到她在晚年与阿里萨在一起的轻松自在,重获女孩般的天真,相比于跟医生在一起生活的内敛与隐忍,我不知道她几十年平稳的婚姻生活到底是不是绝对的幸福。又或者这样的人生才能叫她体会到所有类型的爱情。

是的,就是这样一部纯粹的有关爱的作品,加西亚曾说过:“《霍乱时期的爱情》是我最好的作品,是我发自内心的创作。” 在描绘壮阔的三位主人公爱情的一生之余,你还会走马灯式的在脑中流过一些女人的身影,但都支离破碎,顽固的,放荡的,不幸的...畸形爱上可以做外公的阿里萨,在无意间看到阿里萨情书后默默自杀没有再留下只言片语的阿美利加·维库尼亚。也许这就是我爱加西亚文字的原因,只言片语间已可以感受到生命的力量与残酷,苍劲有力,史诗般的叙事,哪怕他描绘的是再细腻不过的爱情。

所以,爱情是什么,加西亚没有给到我答案,也许他想用这段跨越半个世纪的感情纠葛展现人性本质的复杂。灵魂与肉体,不分黑白,爱情,没有答案,每个人的爱情观,各不相同。

最后,还想表达一下我对加西亚·马尔克斯作品风格的喜爱。如果说文字也有生命,那加西亚笔下的每一句话都充满着有趣的灵魂,长着想象力的翅膀。无论是《百年孤独》还是《霍乱中的爱情》,都让我对南美洲的历史与风情好奇不已,自由党与保守党的不懈抗争,香蕉园的剥削血泪史,时常出场的蜥蜴与海牛,我时常仿佛能嗅到拉丁美洲黏腻空气,感受到阵阵湿热的风。

书中一些很爱的句子:

P17 在这里,鲜花会生锈,盐巴会腐烂

P120 他还太年轻,尚不知道回忆总是会抹去坏的,夸大好的,而也正是由于这种玄妙,我们才得以承担过去的负重。

P237 当他从她的身体里滑出去时,她感到一种摆脱了某件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的轻松。

P242 人们彼此消遣,为的是不致互相杀戮。

P310 人心里的房子比婊子旅馆里的客房还多。

P321 截肢后,患者仍能感受到已不存在的那条腿上的疼痛、痉挛和瘙痒。这正如她失去他以后的感受,虽然他已经不在了,她却仍觉得他就在那里。

P362 让时间流逝吧,我们会看到它究竟带来了什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