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才是正宗的蒙特梭利?
What is Montessori?
到底有没有“正宗的蒙特梭利教育”?哪里的蒙特梭利教育才是正宗的?蒙特梭利既不是意大利的海鲜大餐,也不是中国的满汉全席,它注重的而是一种教育理念,而教育的核心就是人,因此必须是:以人为本,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蒙特梭利重要的不是它外在的形式,而是要与实际的情况相结合,而并非是“形式化的蒙特梭利”,真正的教育要时时刻刻,不能丢弃核心的理念,也许这才是,正宗的蒙特梭利教育。
NO:01不是形式,而是内核
目前很多教育其形式化过于严重,雨后春笋般的“蒙特梭利的加盟园”,像珍珠奶茶店一样一家家的出现,包装不同,味道更是千奇百怪。
很多店铺还会引进国外的教具,难道蒙特梭利就真的需要这些高价的教具吗?为什么不能从简单的宜家材料或是从家里垂手可得的材料开始呢?
有的店铺则非常重视环创,在店铺的玻璃上贴满了小花小动物,这些到底是什么?总之,不是美感。
事实上,我们日常生活的言谈,举止,衣着,物品摆放……从家里到学校,从学校到生活,身边的点点滴滴,都是依靠美感教育的核心部分,无时无刻不存在于孩子的身边。
说个简单的例子,在疫情期间出现了很多场景:虫子爬,隔离舞等等,而站在意大利的阳台上,则会出现很多音乐的演奏和歌剧的对唱……蒙特梭利,不是一件东西,也不是一件教具,而是要靠精心的培育,让孩子不知不觉感受美,感受内核。
NO:02 不是教条,而是结合
教条的追求正宗的蒙特梭利无法根本上的满足儿童,要与当下环境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海明威说过:盎格鲁人喜欢故作高雅的交谈,拉丁人则喜欢夸夸其谈。虽然这是一句讽刺,但也体现了地域和文化的不同,现在北美的蒙特梭利与百年前意大利的蒙特梭利还是一模一样的吗?文化,社会,实际情况,孩子的性格,成长速度和步调,要有效的结合,才能为人类、为孩子服务,蒙特梭利强调的一对一的教育也正是如此。
除此之外,我们也要理性的看待。蒙特梭利——不可能是一种万能的,全面的教育理论。世界上也不存在一个能够涵盖我们人类教育全部的教育理论。即便如天才般的霍金,想用万有理论一统物理世界,但也仅仅停留在设想,仍未成功。
很多老师也会问:蒙特梭利如何才能帮助孩子呢?除了重视学习蒙特梭利理论外,更要重视儿童心理学,儿童生理学,现代科学知识和本国的文化,要将这些全面的结合起来,一同学习。
NO:03 不是神,而是人
蒙特梭利到底是谁?她真的就是一个人,一个懂孩子的人。她运用以儿童发展为基础系统关联的教育学,课程和学习方法。通过观察发现孩子的敏感期,结合吸收性心智等给到孩子适合的环境,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发展,我们成人只是一个观察者,引导者和协助者,同时我们也是榜样,也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我们也要向孩子学习,互相学习。
蒙特梭利一生都致力于儿童研究,她曾说:“儿童是一个完整个体,他们是独立的不断发展着的,他们有与生俱来的‘内在潜力’。儿童身上这一自然发展的神奇力量,促使他们不断发展,使他们的生命如一幅潜能不断彰显和展开的画卷,其丰富性是未可限量的。”
NO:04 不是孩子追随课程,而是课程追随孩子
蒙特梭利课程不是被孩子的年龄和成绩所定义的才能进入下一个示范。而是要掌握式学习,顾名思义,这个孩子要掌握一个概念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学习,类似于一个孩子多位数乘法都还没有理解,为什么要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学习呢?理解很关键。
课程还要基于孩子的兴趣和需求,其主要关注的不是社会的需求而是孩子的需求,鼓励探索式学习,根据自己的意愿发展出的能力,例如动作能力等等,其课程也满足了孩子的发展需求,人类倾向的需求。
NO:05 不是一种仪式,而是一种生活态度
对生活的热爱,对家庭的关怀;对生命的尊重,对未知的探索;独立且自信,自律且专注;他们乐于沟通,勇于探索,跌掉了会爬起来说“我再试一次就好了”。
我们从一个细胞发展成一个软体,有大脑有生命,一个生命也可能是短暂或漫长的,有挑战和愉悦的经历,也会遇到不能预料的曲折,虽然我们没有办法预测我们的生命走向哪里,但我们也是家庭·社区·邻里之间的生命,也是城市,国家,省份,民族的生命。我们要在所有的生命里面找到自己的定位,也要对人类有所贡献。当我们走向人生尽头的时候,我们会感受到我们是有意义的。
我们要链接蒙台梭利与世界,链接生活与儿童,传承与创新,包容和外展。蒙特梭利教育法行之有效,世界在变,但是成功之道不变。
Montessori methods work, the world has changed, but what it takes to be successful has not.
~感谢您关注豆豆巴士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