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土
政治家似乎只存在于历史上,而现实里几乎是绝迹的。不然,政治家隐藏在市井中。我曾听人谈论起政治来,都是在公交和地铁上。无一例外的都是老人,他们拥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于他们来说,讨论政治正是生活的索求和现象的解读。我愿意听他们讲,他们也希望有人充当一个理解者的角色。
而我,极少去发言,只是倾听。我承认看过不少关于历史和政治方面的言论,也能够附和交谈。但我避免以浅薄的见解来揣度老人的心思,索性不谈。今天的年轻人,很容易沦为愤青。在对待历史事件的态度上,容易偏听偏信。而另一种情况,没有多少人关心政治,不去参与。这大概是政治的两个极端,和两种群体。
地铁上的老人高谈阔论,和对面的老人讨论着。我从车厢的连接处走过去,在车门处站立着,离老人一米多的距离。老人继续讨论着,瞥了我一眼,又继续说着。车厢里没有人讲话,也没有人听两位老人高谈阔论。列车在地铁隧道里飞驰着,玻璃外漆黑一片,什么都看不见。
政治生态中,总会有城乡结合部,一半是繁华一半是破落。老人是政治生态中的城中村,看似在城里,实则走不出城市的包围。老人所讲的,胜过读一本社科类的书。学识在他的言谈中体现出来了,可并不偏激。
在讲到经济适用房这一类政策时,老人批判道,那是在为权利寻租铺路。多少人在排队摇号的过程中,没有了结果。腐败使得真正的低收入者不适用于经济适用房,而被权力金钱所抢购。老人的谈话维持了好久,直到我下车时还余音未了。
前段时间读到一篇文章,由英语翻译过来的,关于种族歧视的解读。作者谈到,中国的年轻人大多数人是不去质疑政府的。显然,那篇文章作者说的是事实,但不够深刻。问题深入,中国的年轻人却是常质疑政府的。不过,我们的质疑是隐性的,不张扬的。
政治与历史,这放在任何一个民族面前,都是无法终结的话题。我们的话题,会面临禁言,可声音却是无处不在。就像一城江水,淌过了三镇的繁华。我在岸边走了好久,常感受不到江水在流动。当我下水去到江里,才发现水在时刻的向下游流去。
关心粮食和蔬菜,这也是政治生态中的一部分。当我发现面粉价格上涨,芝麻收购价攀高,我想我明天过早会受到影响。面粉若是价格上涨,那碱面的成本会增加。芝麻酱的成本同样会增加,除非商家掺假,可口感会变差。那热干面又可能面临涨价,而我不得不为了过早而多花钱。当然,我只是用热干面打了个比方,并非它会涨价。这看似是一个经济问题,实则也与政治有关。
地铁上的老人,看似家国大事与他无关。可他却是可以引起生活的质变,由逆来顺受变得更理智的看待问题。多一个角度,事情就会明晰。在我眼里,老人是十足的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