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街头,经常会看到培训学校的广告在给家长洗脑:不要让你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虽然人人平等是世人向往的一个处世标准,但谁都明白,哪来绝对的平等。人从一出生就决定了起点的高低。生在富裕之家的孩子,大多有条件接受良好的教育,接触更广泛的社会资源;而生在贫穷之家的孩子,大多受条件所限只能被环境一点点同化。这是一个普遍的规律。
可事情总有例外。看似起点相差很远,若是有外力介入,有可能会改变这种固有的格局,哪怕是从很微小的层面。
《麦克法兰》就是一个案例。它讲述了一个城市里来的体育教练,因在以前任教的学校与学生起冲突被调任到美国一个非常贫穷的农业小镇麦克法兰。
他通过对小镇孩子们的观察,发现他们具有很好的越野跑基础,于是决定组织一只队伍进行训练,并带领他们参加各项比赛。
最初他遭遇了一系列困难。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改变家长们的观念。要知道这个小镇几乎没有大学生,每个孩子大约十岁就跟着父母亲下地劳动,他们从出生似乎就注定了像父辈一样当一名采摘工。
教练为了得到家长们的认同,就跟着他们一起到田间劳动,并说服孩子们坚持跑步,如果必须要劳动、可以把训练时间调整得晚一些。
为了这支队伍的成长,教练制定了严苛的训练计划,当地人看到他带出的队伍赢得了比赛,也逐渐对他产生了认同感,把他当作家人对待。
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的事件改编。现实中、这位教练组织的队伍连续9次获得冠军,而队员们也都凭借这项优势获得奖学金,走进大学。这个那个小镇、就是一个奇迹。
按照队员们的个人素质,他们比从小就接受专业体育训练的孩子差很多,甚至大部分人连一双像样的跑鞋都买不起。
但是教练却看到了他们身上锁具备的品质,那就是不怕艰苦,很有耐力和韧劲儿。而他们最缺乏的是自信心和真诚的鼓励。教练要做的就是激发起他们的斗志,帮助他们重获自信。
曾经在网上看到有人讨论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得出的结论是表面上看着是财富的差异,实际上是观念的差距。
对于这样的观点,我部分认同,毕竟抛弃其他历史、社会等客观因素,单纯来讨论观念,这样得出的结论并不科学。
但是观念的差距也有一定的道理。影片中教练在组队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也是来自于想办法改变当地人的观念。要想引起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必须从思想的根源上找问题。
如果没有遇到这位教练,镇上的人也许永远不会想到让自己的孩子参加田径比赛,更想不到他们会有机会上大学。
回想一下对自己影响最深的人,也许不是他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而是他的某些话或某些举动改变了你原有的观念。当你恍然顿悟的时候,就真的像是走进了一座秘密花园,找到了一把打开心灵之锁的钥匙。
麦克法兰的孩子们是幸运的,因为有一位伯乐冥冥之中出现在了他们的生命里。愿你在迷茫的时候,也能遇到这样一位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