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越来越不喜欢看现代人写的书,近代人的也不喜欢。最近准备写写游记,想着看看别人的游记怎么写,也算他山之石。
最开始想到的当然是鼎鼎大名的《徐霞客游记》,为避免白老师又唠叨我买书买那么多,悄悄买的kindle电子版,不过看过几篇之后,总觉得这不是我想要的游记样子。
其实我是有理想中的游记样子的,这理想就是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但最近常常出差,家里买的东坡文集上下卷也不方便翻查,不然看看东坡的游记应该也很有意思,同时又舍不得钱再买电子版的东坡文集,就只能搁浅。
某天偶尔想起这个念头,继续搜索,居然在知乎有人问过同样的问题,然后看到有人回答的是郁达夫的《屐痕处处》,看答题者的语气,就跟我对东坡的推崇差不多,想着这样的人,总也还是性情中人,其回答是很值得信赖的吧!
于是就又悄悄买电子版的《屐痕处处》,此处不得不感叹,kindle果然是个好东西。
这一开始看,就完全停不下来,果然这就是我喜欢的游记的样子。
整本书看完,费有大半个月时间,加上天天为一堆红尘俗世蝇营狗苟,记忆力又大不如前的情况下,郁达夫去过哪些地方,已经记得不太清楚,他去过的哪些地方比较美丽,也搞忘得差不多。
但是看完总还有些概貌,也值得记述记述,也许也有跟我一样的人想找一部这样的游记书籍来看呢。
【壹】文字很美
人到中年,还是觉得平实的文字最有美感,现在经常怀疑小时候老师的理论,他们说多用排比、多用比喻、多用拟人,就会让文章显得漂亮、好看、有意思,现在是越来越觉得这理论不对。
这次看屐痕处处这感觉就更强烈,书中的文字都很简练,平实,但是看完就会觉得这个地方总还是应该去看看,不然真是会辜负这大好河山与这大好年华。
不过文中有时候夹杂几个德文、几个英文,又让人觉得膈应。
我这要求还是太高!
【贰】杭州不仅有西湖
郁达夫对杭州很熟悉,其周围的山山水水都游过好多遍,说其实当时西湖并不是以前的杭州人常去的地方,杭州人常去的是吴山,也很值得一游。
以后要是圆白老师的杭州梦,也许可以考虑多呆几天,不仅仅看看西湖,还可以爬爬吴山。
【叁】达夫兄真是有钱人
没看这书的时候,就知道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看完这书,才知道郁达夫十多年不上班,还能有吃有喝,能游山玩水,真是让我羡慕得要死!
民国时候的文人果然好多都是有钱人,比如鲁迅,能买大房子,今天的莫言拿完诺贝尔奖还买不起北京的一套房。
不过民国时候就一点不好,山河破碎,朝不保夕,不注意就会送命,不像现在这,最多就是买不起大房子,吃不起大餐,但命总还是比较容易保住的!
我都在说啥,就这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