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最盼望的就是长大了,长大了就可以吃自己喜欢的菜,讨厌的东西可以一口不吃。但真的长到25岁的年纪,突然发觉小点也挺好的。长大了责任与负担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的增长着。一路顺风顺水的我们,突然发觉自己呢也遭遇了挫折与风雨,背叛与欺骗,坎坷与波折。直到这个时候,我们才发觉苏轼的豁达是多么的难能可贵,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幽深冷寂且孤凄悲凉的意境不是在矫揉造作,而是多么的情真意切。
走出学校这个曾经吐槽过是小社会,迈入社会这一大门,我们置身于复杂社会中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考验。我很久没有看这类文章了。我以前还是蛮喜欢看鸡汤文的,暖暖的,给自己前行的力量。
在微信阅读上读完这本书,显示书评,大家褒贬不一,不过我一般也不怎么看大家的评价,因为每个人有自己的口味。就像喜欢香菜的人,觉得香菜很香,而讨厌香菜的人也是因为这种香味难以接受。这本书除去李老师自夸之外,还是有些内容值得学习的。毕竟道理就是那么几条,做到就是赢家。有时候生活被七零八落的各类紧急事件挤压的晕头转向时,的确需要一个人来点醒你,不然真的会迷失好久还不自知。所以我决定偶尔也抽几本鸡汤文读一读,给懒散的自己小补一下。
○生命才是最好的奢侈品。时间是无限的,但人的寿命是有限的。我们不知道明天和危险哪一个先来。我们要珍惜生命,珍惜和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每个时光。我想着与其在刷短视频花费时间,不如用这个时间好好的读几行数。本以为我到年底估计看完20本就是一个巨大的任务,但看目前的进度,似乎可以轻松的完成,看这几本书,我开始有自己的思考,我觉得自己过得很充实,我不像之前那么的心慌意乱,渐渐的平静下来。感悟生命,从读书开始,感谢作者伏案写作,为我们提供一个有一个新天地,看书似乎真的让我们的眼界变得更宽广一些。
○《幸福的方法》中提到:“一个懂得幸福的人,是一个既会为未来努力,又懂得享受当下的人。”的确是呢,既往不咎,未来可期。我们要享受当下,当下为未来而努力。还看到书中说不要等三十岁,再买十八岁时喜欢的东西。我决定在月底买自己心心念一直想拥有的一个东西,作为对自己的奖励。
○《中年的意义》书中用大量的科学证据表明,中年人其实正处于在一生中大脑能力的黄金时期。不管是认知能力,还是心智发展,都处于人生的最佳状态。我没有看过这本书,以后有机会计划看一下。看着这一结论,我觉得步入中年也没有那么糟糕了,我还可以继续前进。爱因斯坦他们很多的发现也有很多是中年时期的成果,那么我只是想成为我这个小圈子的领头,应该也可以在中年期间提升的。
○《习惯的力量》只要你不停强化你的脑回路,刻意练习,自然就能成为一个高手。自己训练自己,自己养成好的习惯。送给自己中年的礼物,更自律更健康的习惯。我们要努力和惰性以及拖延做斗争。为自己想要的生活,做点什么。
看完这本书,继续读书,继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