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推崇在书籍中与先贤古人或者千万里之外的另一个人“见面”。百代千代,千里万里,还能有共鸣,继而肯定坚定自己的所思所择,这种找到知音的感觉非常美妙且不可为外人说。
大体来说,我读书的方式还是先辈古人留下的方式,少年时经典著作百家圣贤读不懂,就先记下来,再“学而时习之”,自然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一天。
少时家境还好,算不上家学渊源但也常有父亲在耳边再三嘱咐待人以诚、君子有所有有所不为、君子坦荡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些大大的大道理。听不懂但也从字面上知道了什么事是一定不可以做的,初步养成了一定的人格和准则。这样在后来拜读儒家经典时遇到那些诸如“君子不忧不惧”“君子养心,莫善于诚”的时候才能心有所感。
再大上几岁,开始不自觉思考人生真意,又拿出那套“学而时习之”的老办法,从书里找答案。初见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大志向,竟忍不住泪流满面,心向往之。
再后来困顿于爱情时,再去书里找先贤古人求安慰要抱抱(哈哈,说到这真是忍不住笑),竟然看到一大帮站在我心底很高处的伟人们像我一样问情为何物,还非常接地气的喝酒、许愿、恨情长。于是大感“好兄弟一起成单身”,也便好过许多。
到了参加工作的阶段,和所有九零后一样,面临了巨大的学校-社会落差感,产生了网上传的很火的“梦想太贵”一类的想法,整日被个人价值观和社会价值两者间的矛盾折磨,后来还是某本书上看到一句话,说解决不了想不通怎么办,还是多读书。先贤们的大志向太大,没办法适用到“柴米油盐贵”的尴尬现状里,那就挑一些小的道理来看,终于在某天,听某先生的某次演讲时讲到某个题外话题时提出一个小观点(原谅我读书太粗记性太差),讲的是管宁华歆割席断义一事,该先生的意见是放宽对错,看重选择。于是乎,我也不再执着于对错,一切顺乎本心。虽然干的还是所谓“屠狗功名”的活计,但内心已经趋于平和。
真是很多感慨。越读书多,越生活得久,越觉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真是好道理,古人诚不欺我。
还有就是一开始生搬硬套圣贤道理,到后面发现诸多道理似乎隐有冲突,那个阶段心态极其矛盾,硬要分出个对错来,直到听了某先生“选择”一说,才茅塞顿开。再后来“行而知”又“知而行”反复印证诸多道理,逐渐发现了读书不能读死这个道理,而诸多道理也确确实实都有自己的道理。
读书之乐,便在于偶有所得,乐而忘食,且可以纳千百代之久的先贤古人、千万里之遥的未谋面之人为师为友,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