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简书半年了,这是第一篇让我感慨到要专门写一篇读后感的文字。原文链接:《故事优选‖殊途同归》。
文章本身的写作手法非常独特,把主人公夏恬可能出现的两种命运(生活结果)做了大致描述。一是跟自己相恋多年的男朋友结婚成家生孩子过日子,由于老公林涛在经济收入方面的不足,让夏恬心有不甘,心存遗憾。另一个结果是抛弃了林涛,嫁给了后来的追求者曹栩,曹栩事业有成,金钱无数,但是出了轨,让夏恬进退两难。
我在文章后面留言,指出人的一生本来就会面临许多的变化,很多时候就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一样,今天的好或者不好,只能代表今天,是没办法为明天打包票的。
然而我又认真想了想,感觉自己说的并不完整。人生面临着不断的变化,这确实是常态,但是文中题目说“殊途同归”,我想探究一下这个同归背后,主人公自身的不足。
其实,根本的原因,在于主人公夏恬思想认识上的不足,或者说是错误。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本来是人生常识,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忘记这句话,反而是更多的用“既得陇复望蜀”来对比,来对自己进行伤害。
夏恬的两种选择,都没有错,都是一条合适的人生之路,选择了月亮,就要接受黑暗,选择了山泉,就要接受坎坷。人世间没有十全十美的事,不管这里那里总会有让人不那么满意的存在。
夏恬选择了曹栩,从物质角度来看,应该是满足的,生了两个女孩,婆婆有意见,老公可能也不知足,愿意再生一个,最好是儿女双全,这本来不算错误。这时的夏恬,应该去充分理解自己当初的选择,认同婆婆与老公的这些观点,把自己的心,从事业上,从外向上收回来,既然老公能挣钱,那就全力以赴支持老公,让老公在事业上取得更大的辉煌,心甘情愿的做好一个成功男士背后的女人。如果有了这样的心态,也许不会出现曹栩出轨事件,就算出现,也能够挽回。因为事实能证明,只有夏恬才能“旺夫”,才是曹栩背后最合适的女人。
如此一来,哪里还有什么不开心,还有什么不知足呢?
第二条路也是一样。如果坚决的选择了林涛,那就要接受林涛事业上的不出彩,接受他经济上能力的薄弱,花钱,多少都是花。一个月挣十万的,不见得就开心快活。一个月挣五千的,不见得就天天唉声叹气。
如果夏恬能这样想,我有一个特别爱自己的老公,他当年为了自己能够放弃另一个城市的工作来跟自己一起生活,这就代表了一切,哪怕吃糠咽菜也是心里甜如蜜。如果有了这样的思想基础,也就不会有面对物质的窘迫,心里不舒服不痛快的感觉了。
整体来说,文中的“殊途同归”,并没有归到一个美好的结局——其实这恰恰是本文最出彩的地方,因为这样的结局符合绝大多数人的人性。然而,这样的结局并不是一种人生的必然。
问题并没有出在曹栩或者林涛这些外在的因素上,其实是在夏恬自己思想上苦不知足的生活追求。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既然如此,就要勇敢的接受那个八九,面对八九的时候能够微笑,能够视若坦途,能够甘之若饴,如此一来,才会有一个美丽的人生结局。
人生一世,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七八十年中一直昂扬奋进,或者一直堕落黑暗的,几乎没有。都是曲折坎坷,蜿蜒盘旋,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的。
能够在得意时不张狂,在失意时不消沉,才是走好人生之路的最佳姿态。不然,总会出现让自己不满意的状况。有钱了嫌没时间,有时间了嫌不浪漫,有浪漫了嫌不节约,只要自己肯跟自己对着干,怎么着都能找到不满意的那几个地方,快乐,也就只能变成镜花水月,距离越来越遥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