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一本好书却无法静心品读

精进

精进,一直是我觉得非常好的一本书,认真看完实践肯定会有很大的收获,但不知道是不是觉得它太好,却总是耐不下心来去看它。

这本书有一个很土的副标题——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这个副标题在我一度看到它时候,以为又是什么成功学、心灵鸡汤类的文章,看了一两章,才发现是很实用的工具。

面对越喜欢越热爱的事物总会心不静。


寻找解码入口,不止要去寻找结论,还要去寻找过程。

不知要去做归纳还要去做延展。

不知要去比较相似还要去比较不同。

因为相识就意味着安全意味着我们原有的认识无需改正和矫正,只坏处就是我们的知识系统无法适应性的扩展所以我们更应关注不同。

法国大科学家彭加勒在科学与方法中一句话我们不去寻求相识我们尤其要全力找出差别在差别中我们首先应该选择最受强调的东西就不仅仅因为他最引人注目而且因为他们最富有启发性。

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做中学。

你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忆了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而是取决于你能够调用多少知识以及知识关联。

把知识当成一项技能来学习。

求知分三个层级,信息知识和技能。

芝士的三种操练方法分别为,写作是操练,游戏式操练,和设计师操练

彭加勒在科学与方法中说,数学创造的实质是从各种各样的数学知识的组合中找出最有价值的组合。

人们在思维时,总是以解刨的方式来分析,把事物分解成各个部分,但是在现实的世界中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但出于方便剖析的原因,我们会分离出其中一部分。

我极力主张的解决方法是要根除各科目之间那种致命的分离状况,因为它扼杀了现代课程的生命力,教育局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

当你的手中只有一把铁锤的时候,你看到什么东西都像钉子。

将原本独立或者疏远的知识加以融合,从融合的方式上来看,有迁移印证互补互补三类。

学习应该以学习者心中的问题为中心,让问题引导着我们去探求答案。

问题的提出需要基于已有的知识体系,并通过问题将新旧知识串联起来。

通过深入事物内部的解码,我们可以发现事物厚的内涵,有机会掌握其中精巧细微的技法,不断重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求知分为三个层级信息,智能和技能,技能是学习的终点,信息和知识是迈向这个终点的路桥。

对一个现实问题的解决或者对一个现实情境的洞察,往往需要同时调用不同知识谱系上的知识。

学会有意识地去分析不同领域知识之间的潜在关联,通过不同知识的迁移印证互补,获得启发,甚至生成新的思想或者发现。

我们置身在这个世界中,目光所及看到的只是一个个表象,如果要通过表象看到更多,就需要付出更多的观察和思考,在表象之上是经由归纳抽象出来的经验假设和模型,在表象之下是大量的更加真实与繁密的细节性信息,那么反思和行动就成为这三者之间折返的桥梁。

反思和行动越多,我们就越能从表象过渡到更多的抽象理念和具象事实。

在做一件事后我们该怎么反思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别是信息预期结果进度,工具情绪阻碍优势,缺憾和意义。

信息在做,这件事是我利用了那些信息,其中哪些信息是关键的,这些信息是从哪些渠道得来的?哪些渠道被证明是极有价值的我可能遗漏了哪些信息,这些信息怎么得到的?

预期在做事之前是否对事情的过程和结果形成了正确的预期我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预期是做了什么造成了预期和事实之间的偏差我的预期是否促进或者阻碍了事情的进程?今后我该如何管理自己的预期?

结果,怎样描述这件事的结果,怎么评价这件事的结果在描述和评价这件事的结果时,我用了哪些指标?这些指标是否需要改进?结果需要哪些改进如何改进?

禁毒事件的进度是太快了,还是太慢了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当进度出现问题时,使用哪些手段进行干预效果如何为什么效果理想或者不理想?

情绪在做事的过程中,我的情绪状态是怎么样的,是否出现了情绪失控的情况是什么引发的?我是否有意识的调整自己的情绪?在期间我使用了什么方法,是否需要改变?

又是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我发挥了什么样的优势,是否有什么优势还没有利用和发挥,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我主要收获有哪些我的哪些知识和能力得到了提升,我可以向做同类事情的其他人学习什么?他们有哪些优势我并不具备。

缺憾在做事的过程中,我的遗憾有哪些最大的遗憾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个遗憾?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我暴露了哪些缺点具有哪些缺点是必须且迫切需要改正的,关于这件事,别人对我有什么评价和批评他们的批评有哪些可取之处的?

意义这件事对我来说最大的意义是什么?对我的短期生活和长期生活有什么影响?这些是对周围人对社会和对整个世界和地球的意义分别是什么?我发现了哪些意想不到的意义?


及时反思,梳理反应链与意外现象。

保证及时性

最好在做完一件事的几分钟之内开始反思,因为这时候,保存了大量的相关事件的细节,你的遗忘,去最少的儿结婚忠于事实的原貌,其实也不需要什么正式的程序,低头想一想就好,哪怕也只有半分钟,当然最好可以写在纸上以便查阅。

梳理反应链

反思一些事情应该也能看到这件事如何开始如何发展,如何转折中或结束和它背后的动因阻力以及关键节点是什么?这些相关的因素就是如何串联起来一条完整的反应链的,梳理反应链有助于我们理解事件以及事件背后的运行机制,今后同类事情中,我们可以很好地掌控事情发展的进程。

关注意外现象。

意外结果也并非本身有多特别,而是在于它落在我们原本的认知之外。在反思时,我们应该刻意地保持对意外现象的敏感,克服原有的思维惰性,通过理解意外来拓展认识和行动的边界。

当一件事情你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就开始做吧,只要开始了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第三步。

克服过度准备的惯性,向前一步,把未完成的事情完成。

从理论出发不一定就能指导实践,只有在实践中通过反思积累的知识才能指导实践。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