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chén)《说文解字》震也。三月,阳气动,雷电振,民农时也。物皆生,从乙、𠤎(huà),象芒达;⺁(yì)声也。辰,房星,天时也。从二(shàng),二,古文上字。植邻切。这是个会意字,这一段解释有点玄,我们看一下白话译文,辰,震动。辰代表三月,这时阳气发动,雷电震动,是人们耕种的时令。万物都生长,由乙、𠤎会意,表示草木由弯弯曲曲艰难地生长,变化为草芒径直通达;⺁表示读音。辰又代表辰星,指二十八宿之一的房星,房星出现,标志着种田的天时来到。所以从二,二是古文上字。
许慎以辰字表示三月,这是根据十二地支和月份匹配的,夏历正月建寅,二月是卯,三月就是辰了。这已经含有成熟的文化内涵了,显然不是造字本义。根据辰的甲骨文字形,有许多老师认为辰是蜃字的本字。郭沫若先生在《甲骨文字研究》中认为许慎的辰字的解释很不妥当,“甚支离灭裂。”郭先生认为辰是古代贝壳做成的农具,甲骨文字形象人手拖着贝壳耕做的样子。引了《淮南子·泛论训》“古者剡耜而耕,摩蜃而耨。”为证。又因为星象和农时息息相关,所以农具可以引申到星辰名。千字文中的意思是泛指众星辰。
宿(xiù),《说文解字》“止也。从宀,
(sù)声。㑂古文夙。息逐切。”形声字,罗振玉先生认为㑂并不是古文夙,而是宿的初文。㑂是人在席子边的会意字。其实从甲骨文字形看,宿就是一个人在屋子里,躺在席子上,明显是休息、住宿的意思。可能在许慎编著《说文解字》的时候,宿用于表示星宿的意思还不常见吧?所以说文中没有收关于星宿的释意。但是二十八宿应该已经定型了,且存疑吧!《辞海》中宿字,在xiù的读音下,解释是星的位次。在许慎两百多年后,刘熙的《释名》“宿,宿也,星各止宿其处也。”
列(liè),《说文解字》“列,分解也。从刀,
(liè)声。良薛切。”形声字,列字的本义是分解,从这个本意看,许多前贤老师认为,列就是裂的本字。也许东西分解后就需要排列了吧!从而有排列的意思。这正是千字文中的意思,星辰在天空中分布排列。因为分布排列,也就有了行列的意思。《辞海》中列字有七个词条释意,列字也是姓氏,因为有了著名的列子,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御风而行的列御寇。徐锴、徐铉两兄弟对于说文列字的声旁有疑议,认为是歺(è)省声,可备一说。
张(zhāng),《说文解字》“張,施弓弦也。从弓,長声。陟良切。”从说文看,张是形声字,本意是拉紧弓弦。这里是陈设的意思。专家对甲骨文的长字解释为象长头发的老人拄着拐杖,老人长寿、长发都会长意,在甲骨文中张就是形声字了。辰宿列张这句应该源自《淮南子·泰族》“天设日月,列星辰,调阴阳,张四时。”也许在古人的意识中,日月星辰都是有神秘力量在安排陈设的吧!当然,按我们现代人理解,这个神秘力量就是万有引力了,所有的星球运动都符合万有引力的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