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从各种育儿文章中总结出的我认同的原则,没有经过孩子成长的试验,只是尽可能地避免走我自己走过的“弯路”,而我的认知还有很多局限,所以这份原则只是给自己的一份学习总结,尝试把纷乱的思绪整理一下,有很多改进空间,期待更多讨论。
父辈的育儿原则
严厉式
父母那一辈,或者更早一点的教育,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一言不合就打脸。我爸说奶奶打他擀面杖都断了,还说那时候的孩子都是这样挨打长大的。曾经流行的那张“妈妈再打我一下”的图片,似乎就反应了那样一种亲子关系。
像
我爸爸,对孩子严厉、要求高,如果孩子达不到他的要求会有惩罚。比如丢东西,学东西学的不够好,练习不够多,都会板起脸来严肃批评,认为打是亲,骂是爱,在家把孩子训练培养好了,以后他才能符合社会的要求,有个好前途吧。另外,父母是威严的,有种说一不二的地位,什么时候都端着架子,认为孩子就该听话,孩子就没有对的时候,孩子也就被剥夺了谈判沟通的机会,习惯性地服从。
批评
有的家长还会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做一些负面评论,比如看到孩子做了什么很有破坏力的事情,比如扔东西,就会说“打,打”。看到孩子有胆小,笨手笨脚的表现,就说“真笨,真笨”。还有的直接批评贬低,说这孩子怎么怎么不好,是个小哑巴,留不住钱,败家子之类的。还常听到别的家长说:“不听话你,不听话别在这玩了。”似乎从前的年代对孩子不怎么友好,把孩子视为家庭的负担。
“溺爱”式
全能型父母,生怕孩子多做一点事情,所谓的什么都依着孩子。从网上看到过一些报道说孩子已经不小了,父母还帮孩子做一些帮忙上厕所穿衣服之类的事情,孩子成年了还满足他的一切需求,纵容孩子不合理要求。我总结一下,溺爱是帮孩子做太多事,而且是孩子已经成长到有能力做到,或者经过锻炼可以做到的事情,生怕孩子受委屈受累就都代劳了。
转变
近年来,育儿研究越来越深入丰富,育儿知识也越来越普及,八零后的我们也有机会改变父母的育儿方式,尝试新的方式。
我的育儿原则
不同于严厉——顺应自然
何谓自然
所谓顺应自然,是了解孩子的自然天性,而不是强迫他按照大人的要求来做,那样是对抗自然。在看书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孩子的成长,是有一定自然规律的,在一定的年龄就会有一个相应的状态,这时候我们应该去确认孩子的某种表现是否是自然的,没有有更合适的引导方法,而不要以成人的角度来要求孩子,逆着孩子来,那样就算让大人满足一时了,对孩子的成长来看,也是弊大于利的。比如孩子在手的敏感期时(1岁左右),会喜欢摸到水,一粒一粒的沙子、球球、面粉等,这时候,如果害怕孩子弄乱房间,或者浪费水浪费粮食,就对孩子严厉指责阻止,生孩子的气,是实在没必要的。最好是创造条件让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下尽情感受手的触摸,这样孩子能自由地锻炼到双手,进而发展出更好的精细动作能力,其实是有利于大脑发育的。又比如孩子在脚的敏感期(1岁左右),正是学走路和刚学会走路的一段时期,会喜欢走在不平的路上感受双腿双脚,如果家长阻止,不停指责“去那里干什么”,同样是不利于孩子发展的。同样还比如,孩子喜欢涂鸦,有时候会画到家具、墙上等,家长爱惜东西无可厚非,可若因此责怪孩子不懂事,就非常没必要了。孩子就是不懂事,他这么做实在是天性使然,大脑只发育到这个程度,还需要尽情涂涂抹抹来发展大脑呢,若是被”懂事“禁锢住了,怕是真的懂事不了了。类似的还有孩子喜欢抽纸、扔东西等,都是种自然表现,孩子会从中得到很多乐趣,家长无需大惊小怪甚至严加阻止。
严厉的必要性
关于严厉培养是否有必要,培养自然是对的,但是在家里还严厉就大可不必了,家本来就是孩子最大的港湾,是能遮风挡雨的,家里都凄风苦雨,孩子要到哪里去找温暖。更好的方法是科学养育,正面沟通,不用强迫和命令。
关爱情绪
我们还经常见到孩子发脾气的情况,家长有时候会无奈无措,也有时候会责怪孩子脾气大,或者怪自己把孩子惯坏了。其实这也是孩子大脑的发育程度决定的,形象地说就是孩子的“情绪脑”发育比“理智脑”快。闹脾气也不是说就不管了,家长的介入方法对孩子的成长也是有影响的。如果家长对孩子发脾气很不理解:“就这么个事,有什么好生气的。”或者更生气:“都是把你惯的没样了!叫你哭!”这样的方式,其实并没有多少助益,孩子本来就情绪激动,你再逼她认错,我想,孩子的情绪怕是并没有宣泄的出口,只能憋在心里或者就对家长产生多多少少的不认同感。对待孩子不用强迫和命令,因为时间久了,孩子以后也会习惯于对事情强迫和命令,而发展不出更高级的社交技巧来。长久来看,还可能会导致更多的心理问题。更好的方式是,先承认孩子的情绪,跟孩子共情:“我知道你生气了。”“我知道这样你肯定会难过。”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想办法解决问题或者安慰孩子。知道了这点后,一个很具体的用处就是,以后孩子做了些什么事情,我不再轻易生气了,无形中既保护了孩子,又保护了自己。
无条件的爱,站在孩子的角度
我想,对待孩子,我是倾向于无条件地给予爱。因为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总是隐隐约约感觉,父母的爱似乎是要带点什么条件的:做一个听话的小孩就爱我,自觉去练琴今天就爱我,做出爱学习的样子就爱我,比别的小孩好点就爱我,做不到,就会板着脸,或者指责我,仿佛我只有做对做好,父母才爱我,不然就不配得到爱。虽然我知道他们并不是不爱我,但他们已经让我产生这样的想法了,据说,安全感缺失,不自信等负面情绪,就会趁虚而入。我不想给孩子再重复这样的感觉,想给他一个稳定的爱的能量,想要爱就是爱,不再用“打是亲骂是爱”来包装。
这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世界,需要家长没有忘记做孩子的感受。比如,经常会看到,家长无法理解孩子为什么做不好吃饭这件事,为什么做不到听话这件事,为什么说话比别的孩子晚,为此纠结焦虑甚至跟孩子生气。其实,他就是单纯地做不到而已,他还没有发展出那个能力来,就好像,宝宝天生只有那么娇小,需要时间慢慢长高长大一样,是一种生理现象,理解了这一点,就能减少些焦虑和生气了。如果你想帮助他改进,你就去找些方法改进。
踏实地跟孩子站在一边,无条件地选择支持他相信他,而不是怕他做不好,理解就算他做不好,这也是非常正常的,耐住性子陪着他。健全心理是孩子一生的保障,有了这个心理基础,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才不会脑海里充满了攻击自己、攻击别人的词汇,白白浪费了时间。
不同于“溺爱”——给孩子发展的机会
何谓溺爱
不责怪打骂孩子,在安全前提上允许孩子自由探索,也就是基本上什么都依着孩子,是溺爱吗?会把孩子惯坏吗?“这样他就分不清对错啦!”
如果遇到不想让孩子做的行为,比如危险行为、和别的小孩打架等,孩子小会引导开孩子,让孩子玩别的,孩子大了,会跟他沟通一下。就是说,不必非动用到指责打骂才能跟孩子讲道理。
另一方面,全能代劳也是我想要避免的。虽然给孩子充足无条件的爱,并不意味着什么都帮孩子做,不以全部帮他为爱。尤其是想分清哪些是父母不必做的,做多了对孩子不利的。比如,父母一直追着孩子喂饭,不让他自己吃饭,怕他不会吃饭吃不着啊,弄脏弄乱啊,所以再辛苦也要一勺一勺喂,其实,孩子1岁左右就已经会有自己吃饭的欲望,想要自己拿勺子,自己抓东西放嘴里,一开始总会做不好的,但如果父母能够有耐心,允许孩子在最初几个月慢慢学习,他是会发展出吃饭的能力的。家长该努力辛苦做的,是不怕孩子弄乱弄脏,吃完后打扫,而不是剥夺孩子自己吃饭的机会。这点,我也是没有做到,因为平时上班时我也不能喂孩子,我两边的家长对孩子是否能自己吃饭都很顽固地不相信,所以我目前没能力转变。
又比如,我看到过,一般的病毒性感冒发烧,病毒自身是有自限性的,时间一到,它自己就会消亡,所以并不需要给孩子吃药。还有一个原因是,孩子的免疫力也需要与病毒斗争,经过这样的锻炼才能一点点强大起来,如果一直靠吃药,短时间可能孩子会减轻一两天的痛苦,但长期来看,对建筑一个更坚强的免疫力是不利的。
所以,要给孩子成长的空间,忍住想要处处代劳的手,允许他自己学着笨拙地吃饭,笨拙地穿衣服,允许他随自己所想去观察花朵而不打扰他,让他自己去探索,不打扰他,只陪着他就好了。
给孩子关键帮助
不替孩子全能代劳,而是给孩子关键帮助,给孩子成长的空间。孩子本身自由探索已经可以了,家里的锅碗瓢盆,户外的花草汽车都是孩子探索的目标,除此之外,在一些特定的时段,感受特定的内容是符合生理特点的,因此成长更快,比如手、脚、语言、节奏的敏感期,如果能抓住这些”敏感期“帮孩子感受更多,也是有益的。比如在手的敏感期,创造条件让孩子去玩面粉面团、玩水,孩子天生喜欢有节奏的音乐,可以边听音乐边拍手打节拍,帮孩子锻炼身体时,举高高、倒立、翻跟头、跑跳,其实做这些也都挺费力的,但是这是孩子需要的帮助,最好能提供给他。
育儿育己,相信科学与学习
育儿的过程,也是育己的过程。自从生了孩子后,我不得不去看育儿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反思自己的成长经历,看到自己的问题的来源。比如最好帮孩子确立成长型思维,夸孩子的努力而不是成绩,让我看到我对“努力”“成长”的重视程度很低,总以为人是“天生”的,僵住的,所以,我也会尝试着不再去认为自己”天生“就会或者不会怎样,而是去试着做做(有些领域还是做不到),不怕一试再试,这让我也感受到了”成长“。并且,为了和孩子一起成长,有一个共同的未来,我也会去学习其他领域的技能,不管行不行,我起码不再像最迷茫时那样泥足深陷了。有时候也会想,我对待孩子这么有耐心(是的,对于我妈那种一言不合就说孩子怎么“这样那样”的人来说我对孩子已经很有耐心了),可否也这样有耐心地对待自己一次,就当自己还是个宝宝,需要自己陪自己再成长一次。
其实这是我理想的原则,可以看到,有些内容我自己也难以做到,经常和孩子呆一两个小时就觉得精疲力尽,暂且向着这个目标努力,随时更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