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临水纵横回晚鞚
苏轼(宋)
临水纵横回晚鞚。归来转觉情怀动。梅笛烟中闻几弄。秋阴重,西山雪淡云凝冻。
美酒一杯谁与共。尊前舞雪狂歌送。腰跨金鱼旌旆拥。将何用,只堪妆点浮生梦。
注释:
渔家傲:词牌名,又名“渔歌子”“渔父词”等。以晏殊词《渔家傲·画鼓声中昏又晓》为正体,双调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五仄韵。另有六十二字四仄韵一叠韵,六十二字两平韵三叶韵,六十六字五仄韵的变体。
纵横:奔放,不受拘束。
鞚(kòng):有嚼口的马络头。
情怀:含有某种感情的心境。
梅笛:吹奏《梅花落》笛曲。
弄:乐曲,曲调,又乐曲一阕或演奏一遍称一弄。几弄,几阕乐曲。
尊:同樽,酒器。
舞雪:形容舞女的动作迅速,其衣袖飘动如雪片飘飞。
腰跨金鱼:腰间挂着鱼袋佩饰。金鱼,又称"鱼袋",宋代以之表明官阶身份,需翰林学士及中书堂后官,始可佩之。
旌旆(jīng pèi):古代旗帜名, "旌"缀旄牛尾于竿头,下有五彩析羽,用以指挥和开道。"旆"是旗末状如燕尾的垂旒。这里"旌旆"泛指护卫旗帜。
浮生梦:谓世事虚浮无定,生命短暂,恰似一场梦。
赏析:
此词作于宋哲宗元佑八年(1093年)十月,词人自汴京(今河南开封)赴定州太守任途中。
上片:
“临水纵横回晚鞚。归来转觉情怀动。”首句极有气势,在水滨无拘无束地任意骑马奔驰,直到晚上才勒住马缰往回赶,回到住处只觉得心里有某种情怀在涌动,只想抒发出来。“纵横”一词将词人的豪迈、英武之气展露无遗,一“转”字却又将这一奔放豪气戛然而止,引起自身对心灵的感悟,一“觉”一“动”之间,已将读者带入内心另一广阔的世界,从而引出下文的思绪。
“梅笛烟中闻几弄。秋阴重,西山雪淡云凝冻。”第三句紧承上句“情怀动”,此时,四周是安静的,远远有《梅花落》的笛声传来,听了几曲,只觉得秋阴更重,西山雪淡,云似乎冻住了似的。《梅花落》多为表现梅花的傲霜凌雪,高洁出尘,也有的表达思乡之情。“闻几弄”体现了词人内心的静,笛音绕心间,眼前之景仿佛已静止。惟有这笛声悠扬而婉转。词人以动衬静,以笛音的飘扬来表达思绪的游走,极富表现力。欧阳修笔下的冻云:“腊月年光如激浪,冻云欲折寒根向。”倾向于表现天气的寒冷,而此词中的“云凝冻”,则更在于表现词人此时情绪的低落。
下片:
“美酒一杯谁与共。尊前舞雪狂歌送。”下片描写送别的热闹场面,美酒一杯与谁共饮,席中佳丽歌唱狂舞,衣袖飘飞如雪花飘落。词人置身于歌舞升平热闹之境,却倍感孤独,知音有谁?耳目之欲终不能填心灵之孤。舞愈狂,心愈惆怅,词人在此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袖如雪花飘舞,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舞者动作之迅捷,繁华与落寞、热闹与孤独形成鲜明的对比。
“腰跨金鱼旌旆拥。将何用,只堪妆点浮生梦。”词人继续描写送别场面的宏大,腰间挂着朝廷赐与的象征官阶的金鱼佩饰,庄严的旌旗卫队前呼后拥,然而又有什么用呢?只能妆点这浮生一场梦。“将何用”这一反问,词风急转,“浮生梦”便是词人在上片想要表达的“情怀动”。尾句与首句“临水纵横回晚鞚”首尾照应,形成鲜明对比。
词人整篇用了对比、烘托的写作手法,以动衬静,以热闹衬托苍凉,诗尾水到渠成,表达了浮生如梦这一感慨,层层铺垫,笔法奇特。
参考网站:古诗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