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9月17日离开布达佩斯,高速行驶了一段后进入罗马尼亚地界。前边欧洲国家的边界都无人检查。罗马尼亚警察叫我们把车停到一边,把护照全部给他,他进入了办公室在电脑上仔细核对以后。出来把护照还给我们才放行。
继续前行一段后,进入路边一休息区停下来休息,周边全是黄色荒草,有几辆大车停在这里,驾驶员好像喝了酒的。与布达佩斯人文环境反差很大。驾驶员小刘说我们赶快离开这里吧!于是我们继续前行。
下面是罗马尼亚米尔科尤一段路上的风景,在这里停车吃午饭休息
02.
9月18日晚上到了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我们停车在城中心的一个停车场过夜,付停车费就可了。
布加勒斯特,14世纪始建村镇。1459年建要塞。1659年成为瓦拉几亚公国都城。18世纪为东南欧仅次于君士坦丁堡的第二大城。1859年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两个公国合并,1862年合称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成为首都。国家独立后(1878年)城市经济大为发展。1921年罗马尼亚共产党成立大会在此召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严重破坏。
位于罗马尼亚东南部,瓦拉几亚平原中部,多瑙河支流登博维河畔。有“小巴黎”之称。境域面积228平方公里,人口210万(2018年)是欧盟人口第六大城市。该市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03.
9月19号到达康斯坦察港,他位于多瑙河-黑海交通道口的战略要地,一边是浩瀚无比的亚洲市场,另一边则是中欧和东欧的工业地区。从黑海出发,经过博斯普洛斯海峡和达达尼亚海峡,进入地中海,就可通向全球各大海洋。
康斯坦察港已不仅是罗马尼亚的重要口岸,而且成了欧洲地区的 "东大门",迄今已成为欧洲地区的第四大港,黑海最大港。
04.
发源于德国南部的多瑙河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流经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摩尔多瓦和乌克兰,最后注入黑海,其中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及塞尔维亚4国的首都都是沿岸城市。
然而天赋异禀的多瑙河入海口,为什么没有像我国长三角珠三角一样孕育出国际性的大都市呢?
首先、河口三角洲不利于建设大型港口
铁门以下至入海口为下游。这里流经多瑙河下游平原,河谷宽阔,水流平稳,接近河口时宽度扩展到15-20千米,有的地段可达28千米之多,右边,高陡的河岸之上伸展著保加利亚的多瑙平原台地,左岸为低矮的罗马尼亚平原,在平原与多瑙河干流之间隔著一条布满湖泊和沼泽的狭长地带;仅岔流苏利纳河已疏浚、拉直,可以通航,三角洲仍在按每年24-30米的速度向海延伸。
其次,在入海口南面修建的多瑙河-黑海运河直达罗马尼亚第一大港口城市康斯坦察,这改变了多瑙河入海口航线,入海口的航运价值降低,仅作为旅游航线使用。
最后一点,也是最要命的一点,这里的城市“没有安全感”!
喀尔巴阡山周边,尤其是到黑海沿岸的这片土地,东边是南俄大草原,西边是匈牙利大草原,南边又是黑海,三个方向来的游牧民族轮番攻击这片地区;
12世纪前的罗马人、15世纪前的蒙古人、19世纪前的沙俄人与奥斯曼人、20世纪的日耳曼人与英美殖民者轮番对这里进行点火放炮,别说大城市门牙安全感,历史上连金发碧眼,都是可以当做奴隶卖到世界各地的,拿来的大城市,又何谈振兴呢......
05.
走到这里,才知道多瑙河-黑海出海口是一条人工运河。开凿运河的的原因:多瑙河下游地势低平,沼泽广布,水流不畅;开凿运河可以缩短航程;有效沟通北海和黑海的水上交通;兼有发电、灌溉和排水的作用。
多瑙河-黑海运河位于罗马尼亚东南部,西起多瑙河下游的切尔纳沃德港,向东南穿过多布罗加高原,经梅吉迪亚、巴萨拉比到康斯坦察以南的阿吉加港。全长64.2公里。使多瑙河自切尔纳沃德至黑海。
康斯坦察港的航程约缩短了400公里。运河自1975年动工,1984年5月26日正式通航。运河底宽70-90米,河面宽110-150米,水深7米,可通航吃水5.5米的船帕,年通过能力约8,000万吨左右。运河两端建有船闸和发电设施。运河还有灌溉和排水作用。
旅行真是让我增长了很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