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壳餐具健康优势显著——无塑化剂、无双酚A,90天能降解!但这3个短板要留意哦

超市货架上,稻壳餐具很显眼——包装上印着“天然稻壳”“可降解”,导购员还强调“没塑化剂,给孩子用放心”。确实,比起遇热就可能析出化学物质的塑料餐具,它貌似“健康+环保”双在线。

但我前阵子买了3款不同价位的稻壳餐具试了试,发现优势是真的,可也并非那么完美。今天就把实测体验和避坑点捋清楚,供你选购时参考。

一、这2个优势,真比塑料餐具靠谱

1. 没塑化剂、没双酚A,装热汤也安心

塑料餐具最让人膈应的是“热食隐患”——之前看检测报道,某款一次性塑料碗装80℃的粥,结果析出了塑化剂,长期吃可能伤肝肾。

稻壳餐具就没这问题:它是稻壳磨成粉,加植物淀粉高温压出来的,全程没加化学粘合剂。

我查了买的3款品牌餐具的检测报告,塑化剂、双酚A都是“未检出”。不少宝妈换它给娃装辅食,就是冲“天然”——凑近闻只有淡淡的稻香味,没有塑料那种工业味,孩子偶尔啃碗边也不怕吃进化学东西。

2. 90天能降解,废弃也无污染之忧

塑料餐具扔了之后,几百年都不烂,碎成微塑料还会钻进土壤、水源,最后被蔬菜吸收,绕一圈又进肚子。稻壳餐具是真“来自自然回归自然”:我把用剩的餐盒剪了块埋花盆里,俩月后挖出来看,只剩点碎渣,拌在土里还能当肥料。

而且它也是“变废为宝”——以前稻壳要么被农民烧了,冒黑烟污染空气,要么堆田埂上烂掉发臭。全球每年产1.5亿吨稻壳,现在做成餐具,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发挥了最大价值。

二、别盲目买!这3个短板要提前知道

1.价格比塑料贵不少

别信商家说的“性价比高”,同款大小的碗,塑料的10块能买3个,稻壳的25块1个,贵了近3倍,没必要顿顿用。居家还是陶瓷碗最适合,稻壳餐具只能偶尔用用:带娃野餐时、点外卖时。

2. 9.9包邮的别碰,劣质款可能藏霉菌

网上好多“9.9元5个”的稻壳餐具,千万别贪便宜。我之前买过一款,拆开就有股酸味,碗边还有黑点点,后来才知道是用“回收稻壳”做的——没洗干净就压成型,里面藏着霉菌。

教你3招辨好坏:

①闻:优质的有淡淡的谷香味,有酸味、霉味的直接退;

②看:好的边缘光滑没毛刺,差的坑坑洼洼还掉渣(容易藏细菌);

③捏:用力捏碗边,硬挺不变形的才靠谱,软塌塌的别要。

3. 装热油、重口味菜会“翻车”

它耐温虽比塑料好,但也有上限:我试过装刚炸好的辣椒油(130℃),没5分钟碗边就鼓包——耐温上限大概120℃,超了容易变形。

重口味的菜也别装:朋友用它装麻辣小龙虾,红油渗进纤维缝里,洗洁精洗3遍都无法消除;我曾用稻壳杯装酱油,第二天杯壁就有深色印子,看着膈应。其实它更适合装粥、米饭、沙拉,重口味的还是用陶瓷碗靠谱。

三、 到底值不值得买:看场景

1.这3种情况闭眼入

① 给娃装辅食、带娃出门:天然材质不怕啃,用完扔了也不心疼;

②点外卖、轻食:比塑料餐盒少微塑料,环保又安心;

③露营、野餐:用完埋土里能降解,不用带着垃圾走。

2.这2种情况别浪费钱

①顿顿装炒菜、重口味菜:油盐容易渗进去,洗不干净还容易裂;

②预算紧的学生党:每天用成本太高。

四、选购“3要点”

1. 看标识:必须有“食品接触用”标志,有欧盟ECOCERT认证的更靠谱;

2. 选品牌:优先谷千合、洁思奥这些大厂,别买没名字的“三无货”;

3. 摸手感:硬实、表面光滑的才好,软塌塌的一捏就变形的别要。

结语

虽然稻壳餐具并不完美,但确实比塑料餐具少了化学隐患,比陶瓷餐具轻便环保。要是你愿意为健康和环保多花几块钱,选对了确实值;就算预算紧,少用一次性塑料,也是在给健康加分哦~

你家现在用的是啥餐具?有没有试过稻壳的?评论区聊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