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先前老师借我的学生卡去借书,最近过了一个寒假,还书的日期也临近,于是从老师那取过书,正好顺道去还个书。
我对学校图书馆是不怎么熟悉的,更准确的说是大学图书馆的职能对于我来说只是自习。上一学期基本把校园逛了个遍,自然是清楚学校图书馆在哪的,但说起图书馆,我也只是在闲暇之余或者是学习知识到图书馆打卡自习而已。
而像今天这样为了书这一目的特意来一趟,倒是少有的体会。我很喜欢看书,书籍中总是仿佛存在着另一个世界,对人打开以后就流连忘返。不过随着年纪的增长,感觉也愈发功利,图书馆不知什么时候逐渐被自习室三个字取代。久别重逢,今天又来到了学校的图书馆,这也是我第1次如此认真的正视这一座建筑。
老师之前借我卡借的书大多是教育心理类的,所以我也自然来到的是人文社科类的图书室。图书室不算大,一眼是能看得到头的。但林立着的图书架,上面又摆放着密密麻麻的图书,在视觉冲击力上如此整齐,如此的规矩给人带来了一种肃穆之感——
「嬉戏娱乐者勿进,徜徉知识者请来」
它仿佛如此的说着。
安静的氛围,陈列着的一架架图书,空气中若隐若现散发着的书籍沉香都在呼唤着我内心对于书籍的渴望——那颗被学业压力被生活中无聊的电子垃圾被碎片化时间层层包裹着的名为好奇求知的心开始了跳动。
我没有什么目的,只是沿着书架边行走,既像虔诚的信徒,又像此处的国王。崇敬感和征服感矛盾交织在心头,我仿佛拥有这里的一切,这里的一切书籍都对我予取予求;但我又是没有皇冠的国王,我从不曾征服他们每一个,从不曾关心过他们到底记载着什么。
有如此的臣子,又如此的良师益友,又有如此的国度,可我却不曾发现,多次与其擦肩而过。在图书馆自习?我只看到了一棵树木,却没有看到整片森林。我看到了一座金山,却是在宝藏里面找垃圾,舍本求末,甚是可笑。图书馆图书馆,是因为图书才有了魂,用来自习无可厚非,但因自习却忽略了其中蕴藏的人文和社科,自然和数易,宇宙和天文,地理和奥秘,那才是真正的罪莫大焉。
正好我最近在研究西方哲学,先前寒假的时候读完了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想要更进一步,构建西方哲学的体系,同时更有所了解。于是我在哲学手机内借了两本关于西方哲学整体的架构,一本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还有一本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漫卷诗书喜欲狂,我终于能理解为什么古代人和西方人会将书籍看得如此珍重,为何黄生借书说里的黄生要把书借过来语抄一遍。书籍是珍贵的,只有理解了这点,才能理解人们对于知识的态度。西方用书籍的价格来告诉人们这一点,古代用严酷的阶级分化来告诉人们这一点,而在我们国家书籍是很便宜的,任何一个人基本上都拥有读书的权利,这是一件没有门槛的事情。但过度的普及化,泛用化,滥用化会让人们对书籍失去兴趣,失去对书籍的敬畏之心。
我还记得小时候母亲教育我对于书的态度,不能坐,不能扔,不能乱涂乱画,只能捧着读或是批注。在我印象中,这是少有的母亲提醒我,诫我最认真的时候,我对书记的向往和敬畏感,也许是从那时便培养的。自此之后,当我看到人们拿书籍打闹,在上面乱涂乱画,用于垫桌脚的时候,我心中都异常气愤,为这本书承担着本应不属于他的磨难而感到伤心。
我知道为一本死物如此叫怨是属实是不智的,它既不像猫啊狗啊能激起人们的爱护同情之心,也不像金子钻石一样价格不菲,但不知为何,我就是无法止住脑中的思绪。
「智者不入爱河」
我算是知道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