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句顶一万句》所想

  初始这个书名还是通过根据小说翻拍的影视作品,顿觉此书名有意犹未尽之感。

  前几天因为课程令人难以置信的少,顿觉有些无聊,不肯轻易将时光托于宿舍一隅,加上经历了一些让人心头一直萦绕的琐碎,便想在学校的图书馆中寻的一处可以歇脚的好去处。在书架旁随意闯荡,目光停留在这书上,于是一切的邂逅自此之后有了期待。



  本以为此书是以讲大道理为主,带有正能量的大结局来跌宕一生。却不曾想到读罢此书之后竟让我有些婆娑,书中的哀叹轻语在拨撩着我的思绪,于是我也被拉扯进那个时代的恩怨情仇中去,跌跌撞撞中倒也悟到一些感喟。前半部分讲的是过去,吴摩西历经跌宕不堪,后出延津寻自己被身边值得相信的人拐走的养女―巧玲。其实吴摩西一开始不叫吴摩西,叫杨百顺后来也是阴差阳错成了传天主教老詹的徒弟,改名成“杨摩西”,寓意“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一样,能把深渊中的延津人,带出苦海”。后来杨摩西“嫁给”吴香香,这才改了姓。从一个名字变化中我们就能知晓吴摩西是怎样的颠沛流离。这是“出延津记”。后半部分“回延津记”讲的是吴摩西走时的养女巧玲的儿子牛建国为摆脱孤独,弄清姥爷即吴摩西临死前说的话而走向延津。

  一代人孤寂苦闷的心境在书中挥洒的淋漓尽致,一个“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就牵扯出一个精妙的见解,即圣人当时是伤了心,如果周边有朋友把自个儿的话都倾诉了,远道而来之人岂不是添堵?正是因为没有知心人才会在见到远道而来之人发此感叹呢!如此见解在一个小人物的嘴中娓娓道来,醍醐灌顶当切如此!

  有一句话在书中提及过两次,也暗含书的主旨即“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以前”,如果不是“目睹到”这些人物曾经被逼到想杀人的疯狂,那么这句话想必不会让我惦记许久,沉重的曲调开始盘旋直上,中国人的缩影全都凝缩进这一句句言论中,有时候中国人活的就是无奈心累啊!但纵使生活万般不堪,中国的祖祖辈辈仍挺直脊梁,为摆脱孤独和累去坚定的追寻“一句顶一万句”。这份意志还会继续绵延,而这本书带给我们的思考也会继续发光发亮,照亮我们摸索的道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 ...
    严然阅读 532评论 2 4
  • 其实这本书看完好几天了,想写点什么,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写。想起来这也是我读过最特别的书了,因为跟小时候奶奶给讲得故事...
    喵文文阅读 634评论 11 10
  • ww
    我想我有点傻阅读 178评论 0 0
  • 邹豪zouhao阅读 190评论 0 0
  • 孟小冬十几岁的时候,女孩们容易被爱情冲昏头脑。为了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可以放弃尊严、放弃自由、甚至放弃梦想和自我。青...
    怡mm阅读 30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