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已经过去大半年了,现在已经开始进入秋天了。秋高气爽,水份蒸发量降低,土壤含水量变得稳定了。在土壤温度高的情况下,秋季种植的抗寒树种成活率高。但是,我们仍旧需要知道秋季种植的“五大忌”。
1.避免移植时间过早
植树的先决条件是温度低和大量树叶脱落,这样能减少低温树木水份的蒸腾,有利于树木生存,从而较大地提高成活率。
如果移植时间过早,那就没办法保证这一点,成活率自然也就会极大地降低了。
2.避免浅栽
秋季种植时,应该应该略深于春季。因为冬季气温低,如果种植太浅,容易把树根冻坏了,所以深栽更有利于树木新根的爆发生长。种植的深度应该比根和茎原来的土的痕迹高5到8厘米。来年春天就可以 给树木浇水啦,这不仅有助于树木长出新根,还有助于叶芽的萌出。
3.避免缺乏材料
有不少人认为树木在秋冬季节不能生长,所以施肥是不必要的。事实上,这样的想法大错特错。因为肥料不仅能为新根提供足够的营养,还能有效地提高土壤温度,促进新根萌发,这有利于春天树木的发芽和长枝,所以秋天植树,施肥必不可少!
4.避免少浇水
秋天植树,浇水非常重要。而浇水的次数应该根据种植时间来决定。
10月下旬种树需要浇水三次:刚种好浇一次,10天后浇一次,15天后浇一次。
11月上旬种植的树木应该至少浇水两次:刚种好浇一次,15天后浇一次,冰冻前浇一次。
总之,水必须要浇,而且必须被彻底地浇灌。
5.避免不修剪和不保护
虽然秋冬季节水份的蒸发量较低,但是适当地修剪也是有利于树木存活的,所以种植前的修剪不能省。不过修剪时需要注意树木的生长习性和美观需要,尽可能地减少对树木的伤害。对于较大的伤口,应该使用伤口愈合剂来保护它们。
这里介绍一下秋天植树的“五大忌”,希望这篇文章能对大家做种植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