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一篇文章,里面提到了要丢弃一些事和人,才能够轻装出发。
这个丢掉“人”的说法,让我有所触动,想谈点自己的感悟。
相信大家都看过很多情感文,感慨有许多人消失在你的生活中,而这些人,可能是你的发小、同窗、亲戚、挚友。而他们消失的时候,总是因为一些不经意的事,一句话、一件事、一个朋友圈……
然后,就多了许多感慨。
其实,这个大可不必。
就像一首歌唱的那样:“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这其实是一种生活的必然。
除了父母妻儿,没有人能陪着你走完长长的一生。
很多看似情比金坚的人,只能在你生命中陪你一程,然后回归到各自的人生轨迹当中。
还有一些人,一直在你生活圈中,但是你们之间没有多少的交集,比如在聚会时认识的朋友、旅游时遇到的人、学习时结识的人、工作或生意往来中交往的人。再加上同行、同事、同学、战友什么的,你的生命中来来去去其实会遇到很多很多的人。
但是这些人,需要你去甄选,丢掉一些,保留一些。
其实,就算你不丢,也没有多大关系,但是你会发现,你费力保留下来的这些人和关系,真的没有必要。
我看的那篇文章(下称文章)中提到,需要舍弃的人,评判的标准就是:沟通成本大的人。
沟通成本大,说法比较书面,通俗点说,就是让你觉得沟通起来很费力、体验不好的人,都没有必要再联系,除非你们存在金钱或者工作上的关系。
按照类似的标准,打击你、陷害你、诽谤你、阴你整你的人,你都可以与他们逐渐脱离关系,即使一时脱离不了,也得有“敬而远之”的态度。
除了这些对你恶意的人,还有一些你主动去接近、结识的人,比如行业的大咖、实权人物、公司领导等等这些比你高阶的人,你也得视情况逐一断舍离。
行业大咖、实权人物等等,虽然我辈心向往之,也许能够有幸同桌聚餐品茗,但是只是限于当时当地,一旦离开那种环境,谁又记得你呢?
这里插叙一下,如何与结识的高阶人士进一步发展关系,其实也是一道人生的分水岭,通过机遇结识了这些人,是任它流过,还是牢牢抓住,是可以筛选出一些人来的。不过不管怎样,要让比你高阶的人接纳你,首先得是你有价值,不然你再怎么死皮赖脸,人家也是无动于衷的。
刨除上面两种情况之后,还有一些人,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与我们有着各种各样关系的其他人,如朋友、同事、同学、亲戚、战友、生意伙伴、客户等等不一而足。
对于这些人,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态度?
首先,与你有利益往来的人,相信你有自己的评判,认为信得过,才会与之发生利益往来。比如合伙人,一开始,你们肯定有共同的目标,才会一起做事。但随着事业的进行,或成功或失败,双方之间如果出现了分歧,要么获利但是认为分配不均,要么受损但觉得是对方的责任,然后就开始扯皮、矛盾。
建议你遇到这种情况,宁可自己吃点亏,也要果断退出走人。世上机遇那么多,没必要陷在那里耗费光阴。
其次,是朋友,不论亲疏。为什么你们会成为朋友?不就是有共同的看法或爱好,觉得聊得来、处得好,才会愿意越走越近的吗?
朋友不怕麻烦,但不能老麻烦;朋友不能不管,但不能一直管。所以那些让你觉得相处起来很难的朋友,就没必要再维持下去了。
最后,是亲人。亲人分远近,近亲之间闹龃龉的情况很多,远亲之间关系友善的也不少,反过来也同样。
所以亲人不论亲疏,能够相处的,留,不能相处的,丢。
需要说明的一点就是,让你丢掉的这些人,并不是就是反目成仇或者拉黑不理,而是保持客套的距离,大家都是成年人,如何礼貌而不失冷漠,相信大家都懂。
所以,当你能对这些人做到敬而远之的时候,对于他们要求的事,你想做就答应,不想做直接拒绝掉;他们说的话,你有兴趣就理,没有兴趣就放一边去。他们的邀约,想去就去,不想去就推掉。
不要怕得罪人,说句不好听的,人生在世,除了父母妻儿,你不欠任何人。
同理,他们对你的评价、观感,你也别当真,你都把人家丢掉了,还不许人家抱怨几句?
这个道理,我明白得太迟。
在此之前,我就是个老好人,别人的要求,总是不忍拒绝,想尽办法也要帮忙,为此不惜自己去求人。
相信还是有许多跟我一样的老好人,让我们一起改掉这个不想得罪人的坏毛病。
对于老好人,文章中批评地比较直白:所有老好人,不忍直面真正的问题,都是在用讨好别人的小恩小惠掩盖真正的问题。
虽然话难听,有点极端,但是仔细想想,是这么回事。
谁能做到每个人都喜欢,没有人讨厌?人民币都不可能。
当你放下这个老好人的包袱,你会发现前所未有的轻松,因为做老好人就是impossible mission。
丢掉那些烦人的人,目的是给自己减负,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面对自己应该真正面对的人,比如你的父母、妻儿、挚友、友亲。
人生苦短,在这些对的人身上才值得你去花时间和精力,其他的,who c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