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教学设计

《三峡》教学设计


包钢三中 殷宏


学习目标:


1.通过读一读,品一品,感受三峡的美。


2.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峡”字导入,引出三峡。


二、美美地读


(一)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出抑扬顿挫。


(诗文之所以有美感,就在于其节奏美,如何让文章读起来富有节奏,就要注意朗读的停顿,下面老师把这篇文章的重要部分的节奏画出来,请大家按照这个节奏,大声地朗读出来。)


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清/荣/峻茂。   


每至/晴初/霜旦。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全班齐读,教师点评。


(三)个别学生朗读。


三、美美地品


感悟到了《三峡》这篇文章的节奏美,那么让我们在一起走进文字,去文字中找寻美,发现美,品味美。请大家齐读文章,然后小组合作的方式任选一个角度对内容进行概说。(一位同学读,一位同学概说这段的内容。)


美在景物的摄取


美在季节的更迭


美在动静的结合


美在色彩的丰富


美在视角的变化


美在声色的相衬


(这些美美的文字构成了美丽的三峡风光,下面让我们一起按照这些角度一起去走进三峡,品析三峡的美。如果说作者是摄影家,那么他的镜头下抓取到了三峡什么景物来入镜头?


三峡的山可谓是奇山,这些连绵高大的奇山必定会造就出奇水,我们一起来看看三峡的水奇在何处?


四季景致的更迭,动态静态的结合,俯瞰仰视的变化,纯净色彩的丰富,视觉听觉的相衬,所有的一切就会造就了三峡独有的水。)


四、美美地悟


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笔下的三峡是如此雄奇壮丽,那么作者寓情于景中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感情?


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五、背诵


下面就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起在诵读中再次感受三峡的奇山秀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落实字词、理解文意、熟读成诵; 3、感受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
    155147c138f2阅读 2,544评论 2 8
  • 三、经典吟咏读三峡 过渡:清代古文家姚鼐就说过:“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
    姗仔was阅读 733评论 0 0
  • 一、设计思路 第三单元的四篇课文选的是古诗文,都是歌咏山水的名篇佳作,都以精炼的文字描绘了自然之美。仔细研读,会发...
    氤氲兰香阅读 3,168评论 1 3
  • 一、课文内容分析 《三峡》是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材,是首个文言诗文的单元,也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地理学家...
    姗仔was阅读 478评论 0 0
  • 《三峡》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文∕李小红 教学目标: 1.感受三峡的山水之美,四季风光之美。 2.学习古人写景的方...
    马明洋河南信阳阅读 1,024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