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血
婴儿是最容易引发贫血的人群,大概有31%会有贫血。
贫血贫的是铁。一半以上的贫血是缺铁引起的。
多吃猪肝的方法是补铁最重要的方法。 铁锅补血是不靠谱的,存在吸收问题。铁元素来源分为两个方面,动物来源,植物来源。动物来源的吸收率20%,植物的只有1%~3%。阿胶铁元素含量低,补血的效果并不佳。动物肝脏含铁丰富。
每个人一星期一两肝脏即可满足补铁需要。
牛奶,鸡蛋寒铁量不高。海产品高,但不好吸收。红枣含铁丰富,且易于被人体吸收。 动物性产品铁元素容易被吸收。
西红柿可以促进铁元素的吸收。维生素C就可以促进吸收。 猕猴桃,新鲜蔬菜都含有维C。
避免维C流失小妙招:
先把西红柿在水里浸泡5分钟,再用清水清洗,就可以很好地避免农药残留了。生吃即可。
青菜炒时,注意大火快炒。 一分钟即可。
虾皮,蛋黄,茶可影响铁吸收。咖啡也是。过甜的饮料也影响铁的吸收。
法莫替丁,四环素都可影响铁吸收。
保暖
调查研究,男人生活在冷一点的环境里会长寿,而女性需要生活在暖一点的环境里。
女性体质虚寒的信号:怕冷(总是比别人多穿一个季节的衣服);
手脚冰凉(冬天凉,阳气稍有点虚;春秋冬都凉,阳气比较虚;夏天手脚凉,说明阳气已经很虚了。)
易疲倦,懒于运动。(睡觉时间总是比别人长。别人睡6小时够了,8小时依然不够,起床依旧很累。)
气色差,常年黑眼圈。
父母的阳虚体质容易传给子代。或者怀孕是吃的太寒凉。
晨起喝凉白开最容易形成阳虚体质。葱姜蒜,韭菜,茴香是热性的;红萝卜,菜花是平性的;其他的都是凉性的。
冬天时,女性的脚步最需要保暖。寒头暖脚。寒邪最容易从脚部进入身体。脚部受寒会引起过敏性鼻炎。全身的血管是连贯的。月经期用凉水洗手就会肚子疼,月经不下来。脚部受寒,最先引起的是鼻子血管收缩,对冷空气没有抵抗的能力了。
缓解脚凉的方法:艾灸涌泉穴。(在脚部前方,二三趾之间,趾间和足跟连线,上三分之一的位置。)足底一寸3.3CM左右。艾灸时,先把九条的一端捏一捏,这样就更容易点着。以前做过艾灸的可以20~30分钟,没有做过的一定从5分钟开始。两三天一次。
泡脚:要是较量的比较厉害。暖脚方:艾叶30G,桂枝10G,红花10G,1500ML,烧开了10分钟,泡20分钟。如果觉得红花较贵,只泡艾叶就好。
选鞋:不能穿特别高跟,脚不能太尖,鞋底不能太薄。
运动
动作:顿足。脚尖着地,保持2秒,放下。在台阶上做。夏天穿裙子很美。
食疗
食物:羊肉汤,乌鸡汤,老母鸡汤。肉桂(桂皮)是最好的补阳气的。做肉时可以加一点。但是肉桂煮的时间不能太长,里面的精油是挥发性的。最多煮7,8分钟。推荐:肉桂奶茶。牛奶先加热,再放上红茶包,呆上半分钟,提出来,放肉桂粉。所有阳虚的疾病3G足够了,平时保健1G。刚刚烧开的水冲调。最多一天一杯,10天左右。有点口干,有点燥热就要停了。西式甜品都有肉桂粉,很好喝。
干姜(就是鲜姜自然放干之后,也叫老姜。)对胃病是最好的。
受凉后引发的痛经。艾灸效果最好。艾灸关元穴(肚脐眼下三寸),足三里(外膝眼下三寸,就是四横指的位置)。
爱就是要主要的原则:从阳向阴,即从上到下,从外到里,从后背到前面。
让腰腹部变暖最有效的方法:双手搓热,放在腰部。有热水袋,暖宝宝最好。
冬天不宜泡温泉,洗桑拿。
腰腹部凉,老了手脚冰凉(肾阳虚,阳虚)最好用鹿茸(肉苁蓉可以替代,泡酒,煲汤,30G,煮水,吃肉)。虫草偏补肺,老年肺气肿,老慢支。人参是提高免疫力,补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