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看见断舍离说法的时候,很不理解,不明白为什么要断舍离,不知道断舍离究竟有什么好处?
后来无意中入手《断舍离》,对于其中的某些想法很赞同,尤其对于书中断舍离的心理观点很是赞同。表面是对物品的断舍离,其实是心理的断舍离,貌似对物品的断,其实是对于心理的断!
以前我最爱做的事情,便是做卫生,尤其是心情不好的时候,把家里整理干净整齐,心情就会好很多。我的这种形式,其实早就在无形中执行了断舍离,但是心理上仍然放不下对于某些物品的执念,比如小时候妈妈给我做的一件小衣服,对于妈妈的思念和内疚,我全都寄托在了这件衣服上,每次翻出来看见,都会伤心难过半天!很多年,我不舍得扔掉,每次想要扔掉的时候,就感觉像是对于父母的背叛,感觉自己像是一个没有良心的不孝之子,于是允许自己沉浸在这种情绪里。看完《断舍离》之后,我给这件小衣服开了一个追悼会,然后狠心的扔掉,回家之后心理居然特别轻松!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我爱上了断舍离,每次收拾卫生都是扔扔扔,家里居然也开始变得整齐。后来开始喜欢极简生活,了解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看了很多关于极简生活的文章,比如记录每日一扔,几天一扔,好过瘾!我也扔!不用了?扔!用不上?扔!不好用?扔!只要是用不上的东西,不管多少钱,也不管能不能用上!全都狠心抛弃!但是经常扔东西的后遗效应也很明显,需要某样东西的时候,扔掉了?再买一个吧!之后就是买买买。
隐约间,觉得这种生活哪里不对!有一天,我清理出家里不用的玻璃饭盒,准备扔掉的时候,看见家里点香的小盒子,一直想着能买一个合适的盒子用来点香,看看正准备扔掉的饭盒,我挑了一个最小的,把点香器放在里面,透明的玻璃,衬托着全铜的点香座,一下子提高了好几个档次,索性捡起所有的饭盒,花盆需要沥水的放一个,平常拿一次性饭盒放洗碗海绵,现在替换成透明的小饭盒,就这样所有准备扔的饭盒都充分利用了起来。无意中我好像悟到了极简生活的本质,每次我再准备扔东西的时候,都会想一想,能不能在别的方面充分利用?如果能用,就再次利用!这样执行之后,我居然好久没有购物的欲望了!
入手的变少了,扔掉的也逐渐变少,生活简单整齐,心理干净清爽,也许这才是极简生活的本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