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歌灿若繁星,诗人也是多不胜数,其中有李白,杜甫这样的诗仙诗圣,也有无数的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的小诗人。
记得以前读过一篇小故事,是关于李白的。李白到了黄鹤楼,看见鹦鹉洲,看见汉阳树,看见波澜壮阔美景,本来想要作诗一首,可是看见墙壁上崔颢留下的是黄鹤楼,他愣是下不了笔,最后留下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有诗在上头的遗憾与敬佩。
而在崔颢黄鹤楼里面有这么一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白云,千载,空悠悠,主体是白云,状态是悠悠,空是形容词,而时间是千载,数千年里,白云一直这样,漫无目的的在天空悠悠飘荡,长空浩渺之感一下子就表达了出来。
历来有不少人说这句诗来源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确,春江花月夜里面有这么一句;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白云一片悠悠的飘去,崔颢的诗句和这句诗有非常大的相似处,但如果要说崔颢的诗来源于这一句诗的话,还有待考究。
看一首诗歌,上看传承,下看影响。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诗名来自于乐府吴声歌曲名,据说是南朝陈后主所作,但原词已经不在了。但也可以根据陈后主的为人猜测一二。
陈后主文采不高,写的都是艳丽非常的诗词,所以春江花月夜算是艳词丽诗的词名。隋炀帝也作过一首春江花月夜,诗词也非常艳丽。同样的一个词名,到了张若虚这里却焕发了新生。
后代对春江花月夜评价非常高,闻一多更是称之为诗中的诗,顶峰的顶峰,如果按照现在的名气来说,崔颢的诗词还真的有可能是来源于张若虚,但问题是从唐朝到元朝,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没有人重视,到了清朝,这首诗才被人所看重,这么长时间能流传下来就已经不容易了,所以说来源显得没有太大说服力。
从地位上来说,张若虚和贺知章,张旭,包融合称吴中四士,贺知章是一代文人宰相,张旭是一代书生,和他们齐名,说明张若虚地位是有的,所以也不能否认,春江花月夜就一定没人看,没人学。
抛开历史看诗歌,或者说从诗歌的历史出发,春江花月夜对诗歌发展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唐初四杰王勃,骆宾王等人虽然有着非凡的文采,但或是因为时代原因,或是因为命运,王勃早死,骆宾王等人在糜丽的诗风来回打转,走不出一条路来,在四杰过后,唐代的诗歌还是没有走上正轨。
春江花月夜的出现,对当时的诗坛是一次非常大的冲击。开篇景象壮阔,一收满江春色与月光,从月升起开始写,然后写到江流围绕芳甸,花林,空间以及江滩。然后月到天中,孤零零的,从月想到了自己,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和年初照人。然后引发了对时间空间的思考,人是一代一代的,江月每年看都差不多。壮阔的开篇,让人感觉置身浩渺的江天。
然后笔锋开始转变,一片白云悠悠,白云后来多是游子的说法,也可能是从春江花月夜传出去的。比如李白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白云一片,然后就到扁舟子,并借妆镜台来写深闺相思,什么样的相思呢,玉户的帘子卷不走,捣衣砧抹去了,却又上来了。真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后面一直借助一些意象来表达女子的思念,我知道你在哪里,可是却看不见,我想追随月光到你的身边。缠绵悱恻的情感是这首诗的一个难以言说的表露,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不属于现实了,而是诗人自己幻想出来的。
最后再次转变笔锋,写到鸿雁,鱼龙,最后回到诗人自己,写到自己的愁思,昨天晚上梦到了落花,落花已经回到了泥土,可是我却在春天过去一半的时候还是没有回家。最后一句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这句诗是全是最意味深长的一句,不知道这样的夜晚,有几个人趁着月色归来,但这落月却让我的思情铺满了眼前的江天。
诗歌各有各的看法,看诗人的诗,想的是诗人,看诗应该是看着天空的繁星,不是因为写作他的人而改变了思情,而是存在,就是充满各种情感的结合体,不再单单是诗人的是,而是诗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