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本来就不是理想社会,
没有那么好的天时地利人和。
您得适应社会,
如果您想让社会适应您,
您大概率要被打脸。
顺势而为,适应社会,是一个普通人的选择。
当然,您要做圣人,清高一辈子,那是您的事。
【清高的人生活大概率艰难】
“曰:“伯夷、伊尹何如?”
曰:“不同道。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
解读:
公孙丑又来问老师,
您看伯夷、伊尹这两个人怎么样啊?
孟子说,
这两个人是不同的处事方法,
先说伯夷,
这个人是君王不对,他就不侍奉,看不起的君王,君王的德行不行,教化不够,他就不侍奉。
不是自己的人民,他也不去抢,也就是不属于自己的人民,利益,他就不去争取,
他要的是名正言顺,
遇到治世,国君是明君,他就出来做事。
遇到乱世,国君是昏君,他就隐蔽了。
在历史上,这样的人很多。
总是想要名正言顺,而现实未必满足他们,哪里有那么好的事情呢?
事事都顺心如意?
所以,要做这种人是非常难的,真得天时地利人和。
无比的清高。
与现实格格不入,就可能导致自己生活艰难。
而事实上,
伯夷就生活的非常艰难,最后是饿死在首阳山。
【要深入,不要浮于表面】
读书不见圣贤,如铅椠佣;居官不爱子民,如衣冠盗。讲学不尚躬行,为口头禅;立业不思重德,为眼前花。
解读:
只读书,不体会圣贤们的思想精髓,为什么要这么说,这么想,犹如一个写字的工具人。
一个当官的,
如果不爱护自己的人民,不为人民做贡献,
就是一个穿着官服的,领着俸禄的盗贼,只取好处,不做义务,偷取人民财富。
一个人,只讲学,说的头头是道,其实自己从未知行合一,没有实践,
这人啊,就跟一个只念佛,不参悟的和尚一样,只是口头禅,实际上没有一点功夫。
一个人,只想建立自己的事业,但是不立德,
对社会没有好处,没有贡献,只想自己,
这样的人即便是有事业,也没有根基,说不清楚什么时候就倒了,
没有德行根基的事业,都会很短暂,如昙花一现。
【时刻准备好,不断的做基础工作】
以虞待不虞者胜,
解读:
人是很有意思的生物,
他们只想得到,胜利,他们只想果实,
他们很少想,
我应该准备什么,
我们应该做什么,
每个人都在眼巴巴的望着,为什么我还没发财,
为什么,我没有名气,
为什么我没有成功?
他们都在等待着成功,
但是,
他们很少去准备,
准备什么?
其实准备就是个工作的过程,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不过,大多数人都在临渊羡鱼,
要他们去准备网,他们是万万不想要这劳碌辛苦的。
没有经过修炼,学习,思考的人,更是目光短浅,
他们好像想都想不到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工作,
他们只是一辈子都想羡慕别人,抱怨自己运气不好,或者做着白日梦,
他们理解不了,自己应该时刻准备着,
就是做好应该做的工作。
【没有精,就不可能有神以及人生的事业】
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
笔记:
顺应天地规则,
自然规则,
社会规则,但凡侥幸不顺应规则的人,都会倒霉,
离开那些世俗的,愚蠢的东西,
其实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思想,行为,都是对人有伤害的,
只是,久在其中,我们不知道罢了。
犹如游戏,以及现在的短视频,直播,
其实,人的大脑不需要这些东西,
他给您带来了一些成瘾性,让您陷入,
这对您是有害的,
实际上,社会上很多东西都是如此,
而真正的至人,他们能清楚的知道什么是对自己有害的,
即便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他们头脑,身体都非常清楚,对错,
于是,他们自然要保护自己,
所以,去世离俗,离开这些对自己有伤害的东西。
调于四时,去世离俗,做到了,
才能积精,否则都被消耗掉了。
积了精,气才足,这样神才会足,
否则,神是足不了的。
因为没有物质基础。
所以,您看到精神好的,智慧的,有能力的人,甚至有事业的人,都是他们有物质基础,
没有精这个物质基础,
后面的气,神,智慧,能力,事业,都不可能有。
善缘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