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申报一个项目的奖励,一上班就跑去财务问近两年的几个产品销售收入,问问是否达到奖励标准。财务领导还是一贯的脾气暴躁,给我说近两年大概收入,我脑子里盘算收入不够怎么办?要怎么凑,想事情的时候可能呆呆的,加上我平时也确实呆呆的,领导生气的说,记一下啊,发什么呆。我连忙记下,随后打电话给我领导请示,领导让我把整个报表拿给他看。报表打出来,我先请教下财务领导报表上的数字是哪对哪,她极不耐烦地口气,并且训斥过啥做什么标记。
我其实心里很自责,第一,觉得自己不够机灵,别人说我应该立即记下来,免得别人不耐烦地提示我。
第二,如果财务报表自己能看懂的,何必请教别人,何必受这些气。
碰到这些事,我的情绪还是像以前一样容易自责觉得是自己的错。但是脑袋里,叮!想起了两个事,前一阵我一直听陈老师的课,学习成长型思维,就是把这个事情看成挑战,学习它。而不是关注自己是否失败,把注意力集中在成长上。今天领导虽然不耐烦提示我,但是确实让我学习到,人家讲什么重要的,立即记下来,免得反复问,增加别人的工作量。
另一件事,我想到是爸爸去哪儿节目里,陈小春一直训斥儿子,方向走错被训,走得慢被训了,在外人看来,孩子太小,才三四岁,走路慢,很正常。节目中儿子在爸爸吼中,听下来,拿出喇叭对爸爸喊话:你能不生气吗?喊完,还很镇定地把喇叭。
有文章这样写到(我直接复制过来):
1界限清晰:你是你,我是我。当陈小春发脾气的时候,Jasper的反应都是:"爸爸生气了。"他不会看到家长生气了第一反应是害怕,而是把爸爸的态度、情绪、言行和自己分开来。如果觉得爸爸生气没有理由,就会直接要求爸爸不要生气。(第一期中那句经典的Can you stop angry now?)如果爸爸生气是有合理原因的,他也会就事论事承认自己的错。(爸爸带娃记中Jasper穿着袜子下床,陈小春发发火问他是不是会弄脏袜子,他很委屈但也乖乖点头。)
感觉Jasper内心的信条是:“你是我爸爸,我爱你,但是你是你,我是我。我不会因为你对我的态度而怀疑自己、影响自己的判断和行为。”这一点在这么小的孩子身上非常罕见。这个年龄的孩子,还处于自我中心阶段,更常见的情况是孩子认为周围人的态度都和自己有关,甚至有些孩子见到爸妈吵架会认为是自己的错。能培养出界限这么清晰的孩子,说明平时家人相处界限都很清晰,各人为自己的言行负责。这一点在中国文化重集体轻个人的氛围下,极为难得。相信等Jasper长大了,绝不会出现父母逼婚、父母替孩子做决定之类的事情。
2、情绪健康,能把情绪和行为分开。
第二期爸爸出海捕鱼,第三期孩子们下地道找东西,Jasper都有情绪激动的时候,但是他都能很快平复,该做什么还做什么。对待爸爸,Jasper一边可以理解和安抚爸爸的情绪,一边也会表达他对爸爸吼他这种行为的不认同。陈小春也是,一边生气,一边意识到自己的表达不当,会尽力克制。应采儿和陈小春参加第一季《极速前进》的时候也表现得很明显,情绪上来了不会刻意掩饰压制,但是情绪表达不当事后也会反省,反省的是表达方式而不是否认自己的情绪。由此可见这一家人的情绪是很健康的。
老实说我在这么多亲子节目中看到对负面情绪处理得当的孩子极少,要么是像石头、康康这样压抑,要么像林大竣、诺一这样转移注意力回避,要么像Kimi、森碟这样一哭就停不下来,比较好的像王诗龄、张天天、安吉这类孩子,会等情绪自然发泄自然过去,可以坦然表达负面情绪和自我调节负面情绪的极少。
(复制完毕)
我想我请教财务报表并没有什么错,领导脾气不好那是她自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