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金华东区实验小学发出一份公约《让家长告别检查作业——实验小学教师公约之作业篇》:
“认真批改作业,是每一位老师的基本职责!我们希望学生拥有这样的认识:检查作业是我自己的事,不是妈妈的事,从今天起,我们想改变‘家庭作业’变成“家长作业”的现状,取消规定家长为孩子家庭作业签字的要求……”
同时发布了《让家长告别检查作业——实验小学学生公约之作业篇》:
“认真完成作业,是每一位同学的基本职责!我们想改变这样的作业场景:妈妈在身边唠叨不停,爸爸在桌旁眉头紧锁,从今天起,给我一方书桌,给我一份安静,我会成为作业的主人……”
制定这个规定的金东区实验小学的校长方青这样解释:
“现在有些家长都以孩子为中心。接送、陪做作业,陪吃饭、陪玩耍,一切以孩子为中心,这样子孩子缺少了很多独立生活、独立学习的机会,会让他们养成依赖性。”
“我做了校长之后也经常会和家长聊天,结果发现大家都有同样的焦虑,要检查作业、要纠错、要批改,很多学生作业演变成了家长作业,无形中增加了家长的压力,所以我觉得学校有必要科学引导,倡导家长不参与作业检查,提倡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由老师承担起应担的责任。”
消息一出,马上在朋友圈炸开了锅,有的家长认为学校的这种做法非常好,有的却觉得这项规定无疑在给家长推脱管教责任找借口,并不可取。
家长群体赞成这项规定的认为:让小孩明白学习是自己的责任,查家庭作业,订正错题也应该是孩子自己的事,不能让家长兜底,家长纠完了错,签了字,学生拿着全对的作业到学校,老师不一定知道学生错在哪里,不利于对症下药,日积月累,学生问题越积越多,最后受害的还是学生。
反对这项规定的认为: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家庭教育同样重要,老师希望家长也参与到孩子教育当中,家长签字是一种措施,可以有效督促家长,不要忽视孩子的学习。能自觉学习的小孩本来就不多,如果不要求家长签名,孩子作业一多,一犯懒就过去了,连签个字都当成“负担”的家长,是不负责任的家长。
这一做法,在老师们看来,此项规定多此一举,以偏概全,并不可取。理由是:
家长签名,只是让家长做好督促工作,关注孩子的学习态度,知道老师今天留了什么作业,孩子是否按要求完成了,书写是否认真,老师并不是要求家长检查作业做得对不对,更不要求批改,修改错误是孩子和老师的事,如果孩子没有完成,家长是需要知道的。至于讲题,家长非专业人士,不能代替老师。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孩子的自觉性有限,需要家长不断督促提醒。不管大人小孩儿,人都是有惰性的,家长在家庭里的作用不容忽视。
老师让家长签字的目的,是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通过做作业增加家庭里的代际沟通。没做过一线老师,很难理解每天把学生作业收齐,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
教育是合力的过程,老师、学生、家长三者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厘清各自的职责界限,做好该做的事,互相补充,孩子的教育都抛给家长或老师都不合适。在学校由老师教育,在家由家长监管,才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都并非对立的。
专家建议:
不赞成一刀切。不要求每个孩子的每次家庭作业都让家长签字,一些重要的重要的新知识,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建议让家长签字。
自律性不强的孩子,作业经常完不成的孩子,或者作业不够严谨,容易丢三拉四的孩子,建议家长关注多一些。
签字方式也不能只签个名字就了事,如果能写一小段评语,反映孩子在家的学习状况,并以此与老师有效沟通,也是一种重要途径。
家庭作业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应由老师批阅和讲解,学校的作用家长无法替代,也不应随意转给家长,过度把属于学校和老师的分内事推给家长,小孩学不好,家长也会陷入焦虑。
要让更多的家长摆脱“家长作业”之累,除了唤醒老师的职责意识,还要加强教师队伍的业务学习,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三字经》里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苟不教 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看问题还需一分为二,教育这件大事更是如此,谁的职责谁承担,谁的问题谁解决。
适时的家长签字无疑是必要的,它是家校沟通合作的重要渠道,可以让家长从一个侧面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督促孩子养成在家学习的习惯,也有利于教师针对反馈对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及时做出调整。
作为一名一线老师,我倒希望国家能够对教育评价制度作一些相应调整,只有取消了“以分数论英雄”的教育成果评价制度,老师才有可能不再留家庭作业,这种矛盾也才会彻底解决。这种让老师、家长、学生皆大欢喜的事儿,听听都让人振奋。
可是,以我们国家的现状,可能实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