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早酒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56期“缝”专题活动。

“早酒冲一冲,一天都威风。”到泰和一定要体验泰和早酒。

泰和早酒,是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特有的农耕饮食传统。喝“早酒”的习惯最初来源于乡村。

泰和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春夏气温较高。在热天,庄稼人趁着清晨凉爽早早下地干活。忙到上午九、十点钟才吃早饭。吃早饭炒几个菜,吃几大碗饭,还要喝上几两酒,补充体力,活血解乏。

农耕群体清晨劳作后的体力补给需求,是早酒文化的起源。

早酒餐馆,多设在菜市场。至今还保留自备食材、现场加工的原始餐饮模式。

菜市场里多是菜贩屠夫,他们忙忙碌碌一早上,到半上午才有时间吃口东西。为了省钱,就在自家的摊位上拿上售卖不出去的货品:卖相不好的各种青菜、卖不出去的筋头巴脑、动物内脏、鸡血鸭血……相互熟识的菜贩屠夫之间,还会相互交换手中的菜品。

然后他们带着自已选好的不怎么值钱的食材,来到早酒餐馆加工,餐馆根据食材收五至十元加工费,再按照自己的酒量点“早酒”。

泰和“早酒”就是将啤酒和冬酒(冬天酿制的米酒,被称为冬酒),按照一定的比例兑制成混合酒。一般的兑制比例是1:3(冬酒:啤酒),如果酒量好,兑制比例就改为1:2。

秦和早酒极具地方特色,近年通过《舌尖上的中国》的宣传,吸引国内外众多游客前来体验。

十一假期到泰和走亲访友,行程安排的满满当当,但还是见插针,抽时间去品尝了泰和早酒。

朋友听说我们想去喝早酒,提前订了一个很有名气的早酒餐馆。

去喝早酒之前,内心还是有些忐忑,即想品尝早酒,又怕自己不胜酒力。为喝早酒还是先吃了些早餐垫底。

朋友早上开车接我们到早酒餐馆,朋友订的是一个能坐二十人的雅间。一起来喝早酒的人有十多个,即有朋友的家人,也有象我这样的亲戚朋友。

菜和酒主家提前都已点好,大家落座后,兑好的早酒用塑料桶端上桌,下酒菜也陆续端上来:原汁沙鳖子、爆炒小河虾、雌乌鸡汤、红烧乌鸡公、炒鸡杂、……林林十多个菜。这些菜的原材料都产自当地,很有地方特色。




比如:原汁沙鳖子是采用当地特产沙鳖子(一种水生生物,形似乌龟)为主料,以原汁炖煮保留其鲜味,肉质软糯细嫩、汤汁浓郁,泡米饭、拌面吃极佳。

乌鸡汤及炖乌鸡,是选用泰和本地乌鸡,搭配药材慢煮、炖炒,极滋补。

几杯酒下肚,一桌不太熟悉的人,纷纷站起来相互敬酒,气氛很是热闹。一桶桶的早酒端上桌。

虽然酒喝的很热闹,主要是喝个开心,大家喝的尽兴但并没有喝多。

虽然体验了泰和早酒,但还是有些遗憾。这次喝早酒的地方,更像普通餐馆,不够接地气。

我理想中的早酒,是邀几个好友,到菜市场附近的餐馆,先去菜市场买些自己喜欢的食材,让厨师去加工。几罐米酒、几瓶啤酒摆在桌上,好友围桌而坐,米酒和啤酒的比例按自己的喜好勾兑,边喝边聊,岂不美哉。

期待再到泰和,喝地道的早酒。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前一段时间家乡泰和出名了,泰和早酒上了央视的《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拍摄的地方我也去喝过早酒,在老的农贸市场里面,...
    敏于行慎于言阅读 851评论 0 11
  • 我在微视频看到了泰和早酒文化,被一桌美食馋到,更被接地气的烟火气所吸引。 心心念念想去泰和吃一顿早酒,这次回家飞机...
    耀锦阅读 3,899评论 0 2
  • 天光早市人勤忙 土特生鲜另类多 冬啤佳肴一桌鲜 泰和早酒美名扬
    云海风顺阅读 4,430评论 0 0
  • 4,云 注:本篇故事,可能引起女性不适,请女性勿入。 从清朝到民国,在巴蜀存在一种民间组织:袍哥,这是一个富有巴蜀...
    公子林阅读 4,968评论 0 6
  • 都说吃是大事,天大的事。其实,稀松平常的日子, 也就一稀松平常的事。所谓"生根要肥, 生口要吃"。若硬从大处、高处...
    刘铁建阅读 3,58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