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前须知:这是《改变——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一书的第1篇读书笔记,这篇文章介绍第一章:理论的观点。
《改变——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豆瓣评分8.5分,作者瓦茨拉维克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本书文字生动,深入浅出,对如何解决问题的见解非常有深度,是非常值得一读的经典之作。
本书的第一章,从理论的角度解释了两种改变——第一序改变和第二序改变,并找到两种理论模型来分别代表这两种改变。
01 群论
群论(Group Thoery)产生于19世纪初,而“群”一词乃法国数学家埃瓦里斯特.伽罗尔(Evariste Galois)所创用。伽罗瓦先进行了初步的论述,几位杰出的19世纪数学家随即步其后尘,合力发展群论,使之成为一个最富想象力的数学理论。
群论的几个特性:
1.群由具有某一共同特征的成员组成。
2.群的成员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顺序组合,而组合的结果仍然相同。
3.每个群都有一个恒等成员,其特性为:任何一个其他成员与恒等成员组合,其结果仍为该成员自身。
4.群的每一个成员都有一个相对或相反的成员,任一成员与它的这个相反成员组合,结果为恒等成员。
群论可以用来表征“内部变化,但系统不变的状态”:因为群成员不管如何组合,结果都是该群的成员。换句话说,是在系统内的,而非系统之外的东西。
小结:群论提供一个架构,以思索一种变化,该变化可以在某系统之内发生,但系统本身维持不变。
02 逻辑类型理论
逻辑类型理论与群论一样,也是以一组因某一共同特性而结合在一起的“东西”作为出发点,整体的组成分子也叫做成员,不过整体本身并不叫群,而是称为种类。
《数学原理》中曾讲:凡涉及某集合的全部成员者,必定不是该集合的一员。这个好理解,人类是所有个体集合的种类,但人类本身并非一个个体。两者属于不同的层次,如果把一个当成另一个,就会导致荒谬的结果。
我们常常遇到不同层级的逻辑种类。以物理学为例,最简单而常见的变化方式是运动,运动就是位置的变化。而运动本身也可能变化,即加速或减速,这是位置的变化之变化。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很容易明白这两种运动是极为不同的现象。同时我们也可以观察得到,“变”总是会涉及较高的一个层次,例如想从位置到运动,必须向外跨出一步,否则在位置架构内,运动的概念根本无法产生。
另一个例子是方法与方法论。方法指的是一种科学的程序。而方法论则是一个较高逻辑类型的概念,研究的对象是各种不同学科所使用的各种方法。方法论跟方法的逻辑关系,就相当于种类与其成员的关系。
以汽车引擎的运转作类比:汽车的每个挡都可以执行某一范围的“动作”,在这范围内(即该动作种类)之内适当地使用油门,便能使引擎的运作产生预期的变化。但是如果你所希望的表现落在该范围之外,驾驶人就得换挡,才能得到他所要的变化。因此,对踩油门这个运作而言,换挡便属于更高一个逻辑类型的现象。
从逻辑类型理论的推论,可以得到两个重要结论:
1.逻辑层次必须严格区分,以免矛盾混淆。
2.从一个层次转到较高一个层次(即从成员转到种类)需要一个换挡、一种跳跃、一个超越或转型——即一种“变”。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极端重要,因为“变”提供了一个跳出系统之外的方式。
小结:逻辑类型理论提供一个架构,以考虑成员与种类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某一逻辑层次转到更高一个层次所蕴含的奇特改变。
03 两种改变
经过上面两种理论的阐述,我们了解到应该有两种不同的改变:
第一序改变:改变发生在系统之内,而系统本身维持不变。
第二序改变:改变发生时,改变了系统本身。
一个实际的例子:一个做噩梦的人,在梦中可以做许多事——跑、跳、打、喊,等等——但不论他怎么变换这些行为,都无法停止噩梦。这些改变就是第一序改变。而从噩梦中醒来,就是转到了完全不同状态的一个改变,这个改变是第二序改变。
04 学习心得
第一序改变费力却又往往徒劳无功,第二序改变是更重要的一种改变。
怎么样才能进行第二序改变呢?从上面的论述可以得到:对涉及系统内所有成员的内容的变化,就是一种第二序改变。换挡这个动作,对该挡位内的所有动作都有影响,所以是第二序改变。
还能想到哪些第二序改变呢?
1.改变规则。比如乒乓球,从小球换成大球,这就是一种第二序改变。
2.改变思维。比如追求财富自由,你的思维决定了你的每次选择、每次进步,这也是一种第二序改变。
3.改变内容。比如饭店在菜单的范围内把菜做得更好是一种第一序改变,而改变菜单(涉及所有菜品的变化)就是第二序改变。
4.改变层次。比如关于学习成长,如果升级元认知能力,对思考进行思考、对学习进行学习,就是第二序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