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
保罗·瓦茨拉维克 约翰·威克兰德和理查德·菲什
本书目录
第一章 理论的观点
第二章 实践的观点
第三章 原地踏步,或者当解决之道变成问题
第四章 可怕的简化
第五章 乌托邦症候群
第六章 悖论
第七章 第二序改变
第八章 重新框定的艺术
第九章 改变的实践
第十章 实例
第十一章 开阔的视野
前言
探索未知,固然勇敢;质疑已知,更需勇气 ——卡斯帕(Kaspar)
本书的主题(重点探讨遵循常理与“合乎逻辑”的行为导致失败,“不合逻辑”与“非理性”的行动却使形势的变化如期所愿)
问题如何产生
问题为何持续存在
问题又如何得以解决
提出问题你“变”与“不变”的性质上虽然完全相反,却需要你放在一起加以考虑,也说明了你的知觉和思想都是相对的,必须通过比较和对照才能运作
提出概念对于变与不变,因为万物万变且无处不在,所以在人们提出“不变”的概念后,变才成为一个思想的一个主题,(在一个万物皆蓝的宇宙中,由于缺乏足以对照的其他颜色,所以不可能产生蓝色这个概念)
对变与不变的研究人们单一研究变或者不变,并没有把变与不变放在一起进行研究
方法论运用数理逻辑领域两个抽象而普遍的理论,介绍和理清某些我们已达成的结论【群论】和【逻辑类型理论】
【群论】
€ 由具有某一共同特征的成员组成,与成员的实际本质无关
€群员可以以不同的顺序来组合,结果仍然相同
€每一个群皆包括一恒等成员:为了维持该系统的稳定性,类比数学中的空函数
€在任一符合群概念的系统中,每个成员均有其相对或相反的成员,任一成员跟它的这个相反成员组合,结果为恒等成员
这一理论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架构,帮助我们解释在系统内个别变化并不能改变整个群,系统本身维持稳定不变,并思考变与不变相互依存的奇特现象,
对于解释超越某些既定系统或某参考架构的变化需要运用逻辑类型理论
【逻辑类型理论】以一组因某一共同特征而结合在一起的“东西”作为出发点,整体的组成分子也叫做成员,不过整体本身不叫群,而是称为种类:凡涉及某集合的全部成员者,必定不是该集合的一员,即成员与种类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种类不能成为自身之一成员
万物皆可以用一种语言来表达,但是用来描述该语言自身的陈述除外。
结论
(1)逻辑层次必须严格区分,以免矛盾混淆(2)考虑成员与种类的关系从一个层次转到较高一个层次(从成员转到种类)需要一个换挡、一个跳跃、一个超越或转型变即是一种跳出系统之外的方式,即改变了系统本身(结构或内部秩序变化)
第二章 实践的观点
我不会加入一个愿意收我为会员的俱乐部 ——格劳乔·马克恩
- 第一序改变发生在系统内部,但它无法在自身之内产生第二序改变的条件的不变因素
,因此运作的最终结果不变,所以系统维持不变
群的第二序改变为何不变:系统内一系列变化的因果关系是循环式的,而非直线式路由突变线
矛盾对立任何群的成员与其相反或对立的成员的组合,所得的结果为恒等成员
即系统内存在一对对矛盾对立的成员,这种对立成员组合即成为恒等成员
恒等成员相当于空函数
总结任何一个群的特性或任何组合都无法产生第二序改变,一个系统的内部变化不会造成系统本身的变化(即第二序改变)这是因为一系统无法从内部产生改变自身所需的条件二第一序改变无法产生改变自身规则的规则
第一序改变与第二序改变属于不同的纬度,第二序改变属于更高逻辑的纬度
第二序改变是从第一序改变跳出这个系统框架,方式是无法控制甚至是无法理解
模型双重联想:对于一种状况或观念的理解,该状况或理解可以置于各自独立但彼此并不兼容的两个参考架构之中,这个模型就是第一序改变跃迁到第二序改变的模拟
从这可以知道第二序改变是从外部引进系统之内,重新塑造系统本身,造成系统本身的变化
总结第一序改变发生在系统内部,任何变化不造成系统本质改变,第二序改变是升维,在更高逻辑纬度去改变系统本身,造成系统本质变化
第三章 原地踏步,或者当解决之道变成问题
我们先是惹起尘埃,然后却宣称看不见。——乔治·柏克利
“合乎逻辑”的解决方式是变化的推动者,通常是基于常态的偏离
解决之道(持续加强同一行动)变成问题本身
第一序改变无法带来系统本身的改变,
这一目标只有第二序改变的层次上才能达成,所以其结果要么使解决问题更为恶化,要么就是解决方案实际上成了问题
困难不可欲的状态,第一序改变内可以解决
问题处理困难不当造成系统内部僵局、死结
处理不当分为
- 企图否定问题的存在方式来解决问题
- 不应当采取行动,却采取了行动
- 犯了逻辑层次误置的错误,而导致成为没有结果的游戏
可怕的简化
把复杂的的东西忽略去简化它,是从一种荒谬到另一种荒谬,这并没有解决问题(鸵鸟心态、眼不见为净:否认问题存在去处理困境)
可怕的简化者:否认问题存在而且攻击那些指出问题或者试图处理问题的人,这类人粗糙的简化了社会系统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
-
拒绝看待事物的复杂性→将自己的井蛙之见视为实在而真诚的人生态度(第一序改变)
事物过于复杂失序混乱→随机跳出并违反系统规则(第二序改变)
否认的最初和最主要原因是:人们需要维持一个可以接受的社会形象或者井然有序的社会或家庭人际关系
全文我们需要用到书前面所用的工具“群”“逻辑类型理论” 第一序改变 “第二序改变
乌托邦症候群是属于第二序改变, 乌托邦主义者是可怕的简化的另一极端一面:明明无解,他却坚信有可解决之道
两者有类似的现象→_→都在追求一个无解的世界,简化者认为问题不存在,所以无解,乌托邦者认为问题存在,但这是不正常现象所以无解
乌托邦症候群的三种形态。此形态在各处蔓延:你一旦找到最终完美的解决办法,你就会努力去实现你的想法,否则就是对自己不忠实,越是这样你就容易陷入极端(试图用乌托邦来改变状况),导致问题陷于胶着状态,越变越糟。
第一种类型:内射式
你的目标是乌托邦式的,(毫无基础考上清华北大)那么你设定的这个目标的动作本身导致你无法达成,你不会怪目标理想性,你只会怪自己无能,这些现象是由于当事人苦于无法达成自己目标,而觉得个人欠缺而导致的结果,它不属于社会现象,而属于精神病
你认为孤独难于忍受(内射式:经常性获得快乐不可得,认为是自己原因)你不敢去寻找正规机构,害怕被确认的真相是你的本身原因而被当做病人。
后果:容易抱着退出社会的生活态度
- -
乌托邦症候群第二种类型:你把目标当成乌托邦(破旧的船到达路途困难的小岛),认为实现目标过程必定艰难险阻(实现过程必定困苦残忍狂暴)陷入实现目标的过程(重复去做这些事,比如目标是达到这个小岛,你却在小岛旁边转悠不敢接近)逃避实现目标,害怕目标真的实现
待续
全文我们需要用到书前面所用的工具“群”“逻辑类型理论” 第一序改变 “第二序改变”
第六章
你儿子不听话,不懂事,你想希望他学会如何做事,你希望他能自觉真的想去做事情,而不是听从我的指示才去做的。你犯了一个悖论,如果必须需要你去指示他,你的小孩就不能够自己自觉想要去做事。
这个悖论是因为:你儿子在行为上改变属于听从你的指示去做事,属于第一序改变,你儿子”心态”上自愿去做事,属于第二序改变
,那他就并不是因为听你的话才去做的,所以相矛盾,如我老婆从来不主动做饭给我吃,我想叫(指示)她能天天做饭给我吃,但是我希望她是自愿去做饭给我吃的(你的行动,第一序改变),这需要她态度上的改变(她的态度是不经你的行动而改变的,第二序改变)
逻辑类型理论的主要公理:凡是涉及到某集合(种类)所有成员的,不可能是该集合的一个成员。
你对你儿子所做的任何事都是属于集合(外在因素)
你儿子是自愿并不是外在因素改变他(内在因素)
四项原则第二序改变的应用范畴针对的正是第一序改变中的问题解决方案;从第二序改变的观点看,这些方案正是问题无法解决的关键之处。
第一序改变常是基于一般常理而产生的策略,而第二序改变的方法往往是令人不可思议,而且超乎常理。在第二序改变过程中存在令人困惑不接或矛盾的元素。
第二序改变的方法是解决此时此刻的情境,他直接处理问题的结果而不是去探究问题发生的假设性原因,重要的是是什么而不是为什么。
第二序改变的方法是让问题情境超脱于人们在尝试解决问题时所掉入的悖论的陷阱,并将问题处于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框架中
你一直误认为科学是要解释宇宙万物的学问。我们不必去问为什么只需要关注问题情境是什么。一个问题最值得探究的是问题本身。
数学和控制论中因果解释或意义解析一点也不重要。比如研究电子装备“黑箱”问题,我们只需要知道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即可,不必实际去研究装置的性质(为什么)
不要去想粉红色的大象!
当你睡不着时,问题情境是你睡不着,你不要去关注你为什么睡不着。你只需要关注问题的情境(此刻你睡不着),产生的悖论:你睡不着,你努力想让自己睡着,但不是通过你的指示的,而是你自发性的睡着。第二序改变的目标是不让你去睡。
你看到狗会怕,故意让你看到狗并害怕它
。你想让别人信任你,你不要对别人说你相信我吧我是真诚的,而是说你不要相信我,你只要把你想说的告诉我第二序改变是你跳出第一序改变系统进入第二序改变这个第二序的改变是自发性的
重新框定的艺术
你重新将一件苦差事赋予新的愉快意义;重新框定是指将你赖以理解或经验的某种情境的概念与情绪的假设或观点,改变成另一组同样也能“符合事实”的设定;你的情境并未变化,但你赋予情境的意义已经改变了
,事实不变,结果变了
心理学中:“现实”是你赋予现象的意义及价值
所谓“现实”
一个客观实体存在,现实适应被视为正常的标准:任何一件事,只有当它符合对现实的定义时,它才是真实的,而这些定义正是人们定义的。真实是有足够多的人都承认称它为真实的事物(钱币,时间,方向)。
重新框定是一种达到“第二序改变”的技术:重新框定强调将一个客体(事物)的种类成员改变成另一相等有效的成员。即将一种新的种类成员引进我们的概念中,并使我们能用一种新观念去理解这个事物。
改变的实践。
四个步骤:
1.以具体的词语清楚的界定问题。
将模糊陈述的问题转换成具体词句的过程,分辨“假性的问题”(将抱怨与不满拆解)和“真的问题”。
2.探究截止目前为止已企图运用过的解决对策。
清楚哪一种改变无效,对那些维持问题情境不变的因素必须设法改变。
3.对想要达成的具体改变有一个清晰的定义。
4.形成与执行一个能产生这一改变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