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改变》一书由保罗 .瓦茨拉维克 、约翰 .威克兰德 和 理查德 .菲什 三人合作撰写的。三位作者都是精神病与行为科学及心理学领域的专家。
他们观察到,现实中常常有所谓的“不按理出牌”而能取得意想不到效果(但却是希望获得的效果)的现象,对于这样一种现象的研究,他们发展出了《改变》这本书的理论框架。
【第一章】
1. 借用数学和逻辑中的概念提炼抽象(概念化)我们在现实中面对的事物。
群论:“群与个体”
逻辑类型理论:“种类与成员”
2. 本书中最核心的理论:第一序改变和第二序改变。
第一序改变只是(逻辑上的)量变、框内的舞蹈、规则下的变化
(是在原有逻辑类型和层次内的替换. 和重组,但无法跳出原有的逻辑类型和层次,因此改变所带来的效果有限,当面对棘手的两难问题或者循环问题时,无法解决。)
第二序改变是(逻辑上的)质变、创造规则、跳出框的变化
(跳出原有逻辑类型和层次的改变,新的元素和组合已不属于原有逻辑类型层次,是一次跃升,一次根本性的,颠覆性的,革命性的,重新定义规则的改变。)
【第二章】
• 困难和问题的区分
困难:指的是问题可以通过一般的行动(通常是第一序改变)来解决,或者问题无解只能接受。
问题:指的是因处理困难不当而造成的僵局、停顿、死结等等。
• 三种主要的错误模式:
1. 应当有所行动,但却无行动:企图以否定问题存在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2. 不应采取行动,却采取行动:企图改变某种困难,而该困难以现实的观点来看,不是无法改变,就是根本不存在:
3.逻辑层次误置的错误,而导致为没有结局的游戏。这可能有两种情况:
a. 低--高:试图以第一序改变改变某种状态,而该状态必须从更高一级的逻辑层次才得以改变。
b. 高--低:当第一序改变即足以解决困难时,却试图促成第二序改变(例如,不满意别人行为的改变,而进一步要求“态度”的改变)
• 简化的结果:
1. 谁承认问题的存在,将被视为疯子或坏人,更别说企图解决问题了。
2.因处理不当而制造出的新问题,使原本需要解决的问题变得极为错综复杂。
• 乌托邦症候群三种形态:
1. 内射式,不能达成乌托邦目标,不认为原因是目标的理想性,而是自己无能。
2. 因为目标遥远,而陷入拖拉之中,美好化了过程。
3. 投射式: 认定自己真理在握,去说服别人,甚至消灭别人。
• 悖论
即会出现一种令人进退维谷的困境,而这也就是悖论在人际关系中的效应,日常生活中很普遍。
【第三章】
• 第二序改变的原则:
1.第二序改变的应用范畴针对的正是那些第一序改变中的问题解决方案,因为从第二序改变的观点看,这些解决方案正是问题无法解决的关键之处。
2.第一序改变常是基于一般常理而产生的策略,而第二序改变的方法往往是不可思议、不可预料,而且超乎常理的;第二序改变中,常存在令人困惑或矛盾的元素。
3.第二序改变的解决方法是处理此时此地的情境,他直接处理问题的结果而不是探究问题发生的假设性原因,重要的是问题是什么,而不是为什么。
4.第二序改变的方法是让问题情境超脱于人们在尝试解决问题时所掉入的悖论陷阱,并且将问题置于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框架之中。
• 当事件A发生,而且情况令人难以忍受时,依常理判断会认为如果阻止A的发生,也就是用A的替换物或对立面来避免问题发生就可以解决问题,但是这种方法只会造成第一序的改变,会落入二选一的谬误,陷于非此即彼的选择困境里。第二序改变的原则是“不是‘A’也不是‘非A’”。
• 重新框定强调将一个客体的种类成员改变成另一相等有效的种类成员;或者说,将这一新的种类成员引进我们的概念中,并使我们能用这一种新观点去理解事物。
• 改变的步骤:
1.以具体的词语清楚地界定问题
2.探究截至目前为止已企图运用过的解决对策
3.对想要达到的具体改变有一个清晰的定义
4.形成与执行一个能产生这一改变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