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总是会忘记年龄,每次有人问起,还要在心里默默用万年历计算一下。得出的年龄自己也会吓一跳,怎么就这么大了呢?我还没有准备好,怎么就奔四了呢?
那一刻,小时候写作文常用的“时光如白驹过隙”突然有了真实的体验,对于“岁月不饶人”也有了颇多感慨。然而,内心又无比清醒,那是因为我们随着日子跌跌撞撞走到了今天,却从来没有好好地想一想,30+的人生到底应该活成什么样?
女性成长大师渡边和子告诉我们,不必太着急,不要太忧虑,通过努力学习,每位女性都可以让自己成为更美好的存在,活出女性应该有的姿态。并在《女性的品格》一书中,集中探讨了“女性是什么样的,应该要活成什么样”这个话题,给广大女性提供参考,分享如何成长为优雅、知性、成熟的女性。
01
有爱意的生活态度。
没有哪个女性不渴望得到爱,爱是幸福的源泉。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所在乎的爱都是索取,是贪婪的,甚至还认为得到的爱是理所当然。
渡边和子告诉我们,这种爱的思想是片面的,所谓的爱,应该是为别人做自己希望别人为自己做的事情。想要获取别人的爱,自己先要成为充满爱的人。
想要让生活充满爱意,首先要学会微笑,用微笑传递你的善意和友好。尽可能对身边的人付出爱,去发现、敬佩别人的长处和优点。付出爱的对象,不限于家人,还可以扩展到职场的后辈、兴趣伙伴、邻居的孩子,甚至是擦肩而过的路人。正如善有善报,在爱别人、帮助别人的时候,这份善意和善举会以其他形式返还回来,我们也会不知不觉得到别人的爱和帮助。
另外,爱需要成长,为了爱,就要学会一个人。无论是父母对于子女的爱,还是夫妻、恋人、朋友之间的爱,都需要有这样的觉悟。为此,我们要明白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无论谁都不是自己的所有物。因为真正成熟的爱应该经历从“束缚之爱”到“解放之爱”的成长。
永远记得,幸福不是求来的,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02
敢于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30岁以后,我们常常看着镜子里的自己长吁短叹,无法接受五官的缺陷,尽管别人根本不会在意,却一直不能放过自己。看着周遭的一切,虽然心有不甘,却还是感叹: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渡边和子告诉我们,你的脸呈现的是你的内心状态,而且美丽是可以创造的,它有三个条件:一直保持微笑、不以自己的丑为耻和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所以当你开始试着用温和的微笑、美丽的语言、若无其事的关怀、彬彬有礼的举止、知道害羞的谨慎态度,对待别人的时候,你就正在变美,变得招人喜欢,这一点从古至今都没有变过。
对于生活中的不完美,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所谓人的自由,并不是指可以免于诸多条件限制的自由,而是指在面对这些条件限制时,人有决定自己存在状态的自由”。所以人的心态很重要,只要调整好了心态,接受眼前不可改变的限定,人生将会豁达很多。
03
有进退的处事原则。
到了30岁,与人交际,我们已经知道信赖的双面性,如果你想对方呈现值得信赖的姿态,唯有你的信赖才能将其换来;我们也知道对喜欢的人和事保持热情,不再将就心里面不在意的人和事,会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也学会了不以自我为中心。然而,我们常常忽略了感恩和保持距离。
渡边和子告诉我们,如果想生活的更幸福,要学会感恩,如果要与人相处更融洽,就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同时还要培养自己的独立性。
如果女人一直不客气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而自己却没有任何表示,无论什么时候,都只能处于弱势地位、当依附者。认为“让别人为自己做什么理所当然的”这种想法,会使人变丑。因为这种人的心中没有“感动”,只有“不满”。
在与人接触时保持距离。这个准则不仅在与公司同事、街坊邻居交往时应遵守,好友之间、亲子之间、恋人之间乃至夫妇之间也应遵守。渡边和子认为,越是在处理像亲子、夫妇这种长久持续的“有束缚感”的关系时,越应该保持这种距离——保证彼此拥有在精神上能自由玩耍的空间。如果不重视这种距离,双方就有可能喘不上气来。其实,保持距离也是尊重彼此人格的表现。
说到独立性,渡边和子希望每个女性能做一朵绽放的花朵。别人看见也好,没看见也好,你都在绽放。在“别人看得见”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花的率真一面,而在“别人没看见”的地方,我们可以窥见花的强大。正是这种平衡,创造出了美丽的独立性。花的这种姿态体现了并非不理睬他人的评价,而是不拘泥于他人评价的自立之美。
在岁月的沉淀里,你还会渐渐懂得:这个世界绝不会与自己的想想完全一致,每个人各不相同,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和体谅。若是能体会到这一切,并怀着喜悦、虔诚和感激生活,你也就真真切切地“成长”了起来,你的岁月便成了财富。
04
以爱、信赖、敬畏之心教育下一代。
30岁以后,大多女性都挣扎在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平衡,想要做独立的自己,同时还要面临养育孩子的繁忙,更忧心的是自己还没有活明白,也不知道以怎样的姿态去引导孩子。
渡边和子告诉我们,养育孩子也是养育自己,作为父母可以以孩子为出发点,向孩子们学习。
在要求孩子的时候自己要先做到,因为人无法给予别人自己没有的东西。如果想要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自己就有必要先养成平时说“谢谢”的习惯;想培养孩子成为无论置身于多么艰难的环境都能活下去的坚强之人,自己就要充满激情地生活。
正确的教育培养孩子选择的自由。不让孩子吃饭或不让孩子看电视,不是正确地教育方式,开展让孩子先思考再选择的教育才是重要之举。通过给孩子创造很多选择的机会,能培养孩子先判断后选择,并对选择的结果负责的积极态度,因为选择意味着要承担舍弃其中一方的残酷。
渡边和子还提到蒙台梭利教育法,这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教育方式,它所贯彻的最根本的思想是“人格”思想。它一直坚持这个信念:幼儿虽然年龄小,但他们每个人都是被赋予了理性和自由一直的拥有独立人格的个体,他们的成长是在其内在生命力的作用下,按照其发育阶段,在被准备好的环境中实现的。而且,它还认为:这个时期的正常成长,能对其一生的人格形成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是灌输知识的人,而是怀着爱和信赖守护每个孩子成长的人。
看过一句话,说三十岁是一道坎,过了站一切都会消散。我想,消散的肯定不是岁月,而是一开始的恐惧和彷徨。因为习惯了三十岁以后,我们的心境开始发生变化,不再畏惧时光太匆匆,更多的时候我们在思考,思考着如果让过去的每一寸时光成为我们的财富,人生的财富。
最后,愿世上的每位女性都能靠自己的力量成为美丽的且有品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