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节 父亲的竹烟筒

奶奶去世后,父母亲吵架的频率也高了起来,父亲不喝酒,但却离不开烟,小时候和父亲一起去赶集,他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卖水烟的地方,然后坐下来拿着烟筒“咕噜咕噜”的抽了起来,尝了这款又试试那款,就像现在女孩子逛街买衣服一样,一旦感觉这个合适了,他就顺便帮爷爷带了一份,当时的烟主要是以水烟,旱烟为主,烟成丝状,细细的,在我的记忆里,不知是父亲还是爷爷,曾经就把烟草叶晒干了,之后拿刀切成细条,然后就在烟筒上点燃了抽起来,还抽的津津有味。

小时候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离不开烟,直到现在,我也依旧没有理解,小时候我还暗自告诫自己:长大后决不碰烟,可现在长大了,事与愿违,我也会偶尔抽支烟,不过都是在特殊场合里才抽的,对我来说,烟也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

小时候吧!父母亲有时候吵架可厉害了,年纪小的我有时候会很害怕,因为他们甚至会打起来。母亲是一个性子急,在我心中也一直是个女强人的存在,和父亲打起架来丝毫“巾帼不让须眉”的样子,父亲没办法,有时候也还手,有时候则选择出门,等双方气消了才回来,可以说,父母亲是从我小时候吵到我长大,不过庆幸的是,他们会很快的和好,不会很久,有时候两个人吵架的时候,母亲看父亲的表情,反而又忍不住笑了起来。可他们吵架的真正原因,在小的时候,我猜可能是因为父亲抽烟的习惯吧?

那时候,父亲和爷爷的烟筒都是用竹子做的,后来,爷爷去叔叔家带来了一节白色的管子,还是相对比较厚的,爷爷就动手改造成了他的烟筒,而父亲则还是一无既往的用竹子。

那天,母亲回家,看到家里很多活都没处理,而父亲则在那里坐着抽烟,享受着烟气带来快感,看到母亲回来了,父亲很快也就停止了,该忙忙,两个人又吵了起来,母亲随手把父亲的烟筒往下摔下去(当时家里是在一座山坡上,房子的另一面是比较陡的,不过都是泥土坡),父亲见到这状况,和母亲吵了几句后就赶紧跑下去寻他的“宝贝”。因为是竹子做的,所以还相对牢固,换作爷爷的烟筒,怕是一分为二了。

小时候爷爷也是喜欢经常来我们家,所以他的烟筒也基本在我家里放着,而母亲即使再怎么生气,她也只是把父亲的烟筒给摔了,并没有说是连着爷爷的一起,这也算是母亲的一个为人处事吧!

母亲本没有什么学历,小学都没读到二年级,听母亲讲,好像一年级没结束就不读了,在母亲那个年代,重男轻女的思想还是相对严重,加上外公外婆兄弟姐妹又多,所以母亲没有读书我也可以理解,所以现在,母亲除了数字和自己的名字以外,想必也不再认识其它汉字了。

…未完,待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