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在看破迷潭,金科玉律心坚。
孤身入局时,不得半刻神安。
计算,计算。难敌随时变换。
——如梦令
1
从一元一次方程到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数学可以看成是一个求解的运动。而在通解和特解之间,是一座叫做逻辑的桥。陈彦祺就是一个经常在那座桥上漫步的人,虽和小魏都是A研究所的新员工,但毕业于Z大的小陈已是A所的中坚力量。在房市喧嚣的风尘中,即使没有阿拉伯长袍和骆驼的眼睫毛,陈彦祺也曾想保持住一份学术上的理性。
遇到陈彦祺也是在16年6月。火爆异常的楼市中,每周都会有成批的看房团涌入售楼处,如同抢购超市的免费鸡蛋般热情高涨。不同于跟着看房团共进退的小魏,小陈每次都会选择在相对人少的工作日独自前来。他戴着一副黑框眼镜,喜欢背着一个挎包,个子不高,看起来像个儒生。和其他客户不同的是,看房期间,他喜欢提问,更喜欢对房屋涉及到的设施参数进行比对。对于一些无法从宣传册和网页上获取到的数据,小陈都会一一记录下来,并对自己在意的地方拍照保存。
“陈先生,您这是?保留,证据吗?”看到他对我介绍的内容又记又拍,他异于普通客户的表现让我有一丝打怵。说话间也变的小心翼翼起来。
“哦,不好意思,我只是在收集一些数据,好帮助自己判断。”小陈发现自己的行为引起了别人注意,连忙做着解释,并把记录的内容给我看。本子上是早已画好了的方格表,列表起始项上写着诸如实际通勤费用等内容,密密麻麻的记满了一整页。
“您这,比房管局的还专业啊。”看到这个表格,虽然不知道小陈会得出什么结果,还是被他的细致所折服。小陈在一旁嘿嘿地笑,获得赞许兴许是他今天额外的收获。
看完样板房,小陈想去小区实地看看,但当时小区还处于施工阶段,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我提示他沙盘一样可以看清小区全貌。
“沙盘终归是理想化的产物,一旦施工,难免会有变化,没有参照意义。”小陈显得十分抵触这种理想化的样图。
“一个楼盘的开发建设,每一步都需要政府各个部门审批报备才能进行,开发商没有任何权利进行随意改动,再说沙盘也是按照小区设计初衷进行展出的。我们这么大的开发公司,你应该信得过吧。”在我的一再劝说下,小陈勉强同意看看沙盘。
2
“这是什么?”他围绕着沙盘走了两圈,突然打断了我的讲解,指着9号楼和10号楼之间的一个低矮灰色建筑物问道。
“那个是小区后期的配电房。”
“那这又是什么?”在7号楼和围墙之间的垃圾集中点也被他指了出来。
“这是垃圾中转站。”
“为什么不醒目标注一下呢,这不容易忽悠人吗。”小陈直直的盯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