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陈果老师说,朋友是“无用”的,我们之所以交朋友、需要朋友、爱我们的朋友,不是因为他们“有用”,而是为了找一个安全的情绪宣泄渠道,为了奉献我们的爱与关怀,为了分享心灵的丰富和生活的美好,为了那种相互理解所带来的默契,为了“不时常想起,却无处不在”的空气般的同在感和信赖感。
朱光潜先生的《厚积落叶听雨声》一书中提到,我们看倒影,看过去,看旁人的境遇,看稀奇的景物,常能安闲自在玩味。看正身,看自己,看自己的境遇,看习见的景物,却无心思去玩味它的美妙。我们一定要从实用世界跳开,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欣赏它们本身的形象。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摆在适当的距离去看。
生活中好多看似无用的事物是真的无用吗,也许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它们恰似夏夜中爬上树梢的圆月,照亮大地,也点亮我们心中的希望。它们恰如悠然游走的云朵,洁白天空,也点燃我们心中对自由的向望。事物都有两面性,无用亦有用,有用亦无用。无用之用常为大用,正如庄子所言:“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也”。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