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被称为唐诗里的“诗仙”,他的诗自有一骨仙风道骨之气,读来更是朗朗上口,寥寥数语,便是营造出了一种高远的意境;而且他很多的诗作,那都是描写的入情入理,无论是描写风景,还是写自身的一个遭遇,那都是令人赞叹不已,这也正是李白的高明之处,读他的诗作,最是能够让人感受到诗歌的魅力。
李白一首非常独特的诗作,那便是他的《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首》,这首诗应当说也是李白比较经典的一首诗,而且整组诗的风格,也都各不相同,描写的非常唯美,很是值得一读。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首》
唐朝: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其实这是一组诗,一共有十七首,这是其中的第十五首,在这首诗中,李白把内心的忧愁,以一种非常高超的表现手法,描写的极为深刻,使得人们读了这样的诗作后,立马能够从中感受到诗人当时的孤独,以及从这首诗中所传递出来的那一份孤独感。
我们都知道唐诗里有很多描写这种孤独的诗作,例如柳宗元的《江雪》,便是被公认为史上最孤独的杰作,诗人把内心的那种孤独刻画的淋漓尽致;另外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同样也是被认为描写孤独的神作,所以这两首诗,那都是属于孤独里的杰作;那李白的这首诗,同样的也是一首非常孤独的诗作,诗人在这首诗中,同样的把孤独描写的深入骨髓。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开头的两句,李白并没有任何的过渡,直接描写了内心的那种忧愁之感,而且写得很直白,读起来立马能够让人感受到诗句中所传递出来的孤独,那这两句诗大致的意思是,白发有三千丈那么长,这是因为太过于忧愁了,所以才会这么长。这两句可以说是写得极为自然,立马抓住了忧愁的重点,使得这首诗显得别具一格。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这最后的两句,李白描写的更为孤独,我不知道这明镜里,是如何有秋霜落到了我的头上,诗人在这里使用的这个比喻,可以说是用得非常贴切,进而也使得这首诗,显得更为忧愁,也更加的孤独。
李白所给我们的一个影响,那都是非常的洒脱,生活更是放荡不羁,也正是这样的一个性格,才使得他无论是在描写任何类型的诗作,那都是能够抓住极重点,从而描写的更为深刻,也更加的唯美。他在这首诗中,只用了短短的二十个字,却是把内心的那种孤独,描写的极为深刻,读来更是令人赞叹不已。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首》这首诗到底好在哪里?应当说它好在自然,李白在这首诗中,并没有使用一个典故,更没有使用生僻的字,只是以一种非常深情,也非常的悲痛的口吻,把内心的孤独,以一种非常自然的手法,写得极为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