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学院 17新闻三班 高玉娟 QQ:1343591003
没有丞相的牵制,诸侯的威胁,皇权在清朝达到了顶峰。在皇权高度膨胀之下,谁能搏得皇帝的青睐,谁的仕途就会有无限光明。在清朝有一人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居高不下,这位最“牛”二把手就是和硕怡贤亲王——爱新觉罗·胤祥。
胤祥出生在康熙二十五年,比雍正小八岁,幼时深得其父康熙喜爱。史载康熙六次南巡中胤祥随行次数多达四次,聪慧的雍正也受康熙垂青,常随皇父出巡,遂与胤祥有了更多交集。
在当时因皇储之争而剑拔弩张的情景之下,连与雍正一母同胞的亲弟弟皇十四子胤禵亦党附皇八子胤禩,与雍正对立,所以雍正唯独对与他关系较好胤祥十分信任。雍正继位后在部分政事方面也比较在意胤祥的看法,用人多有“怡亲王亦曾奏荐”之语。
胤祥在雍正元年就被封为怡亲王,雍正令其主管户部,并委以“重任”,他亦真真正正地成为了朝堂“二把手”。我们这位“二把手”之所以能如此受到雍正信赖,自然不仅仅因为幼时的感情,也是因为他本人有驾驭那些“重任”的本领。
雍正三年至四年间,胤祥做了一件大事——修建京畿水利营田。古代同现代一样,也需要制定措施防范自然灾害。直隶京畿处同黄河流域一样,水系庞杂,加之“春多浅阻,一遇伏秋暴涨”,所以河流在雨季亦会溃溢,民生堪忧。
在“畿南被水”的情况下,雍正不免“轸念民生”,所以派了胤祥去修水利。胤祥“亲身相度,悉心筹画”,根据各地地形地势、受灾状况改流引流,疏浚淤塞,有了很大成效,使民生得到了保障,卓有成效。事后雍正很是高兴,说胤祥“兴修畿辅水利、以厚民生”,亲手写了“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字并令做之为匾,赐于胤祥。
之所以说胤祥“牛”,是因为除棘手国事外,他还兼顾雍正的私事。雍正说胤祥“养心殿监理制造、钜细事件,皆一人经画料理”,这话一点也不夸张。从有关清代雍正时期造办处郎中海望(后官至户部侍郎)的记载来看,很多珐琅彩、鼻烟壶的制作都是奉了怡亲王的谕制造的,所制物品雍正也甚是喜爱。这主要是因为胤祥对雍正的喜好、习惯了解地清楚,所以制作上把握得很到位,由此更见其二人关系之密切。
与和珅等人不同,胤祥是“生也荣,死也哀”的,雍正表示“假令克享大年,后朕而逝,朕之孝子顺孙善体朕心,亦未必能洞悉弟数十年之心迹,如今朕之经理周详,罔有遗憾”,他认为胤祥先于自己而逝是得到了“福分”,遂把胤祥的丧事办的分外风光。
因此说胤祥是清朝“最牛二把手”并非空穴来风,他凭着自己的聪慧与干练把事情办得井井有条,凭着自己的功劳与赤诚之心搏得了雍正的信任。自然,他与雍正二人在封建社会“君为臣纲”下的手足之情无疑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