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月3号起,孩子每天早上9:00-10:30就要到学校参加羽毛球集训,每次去接他的时候,看着孩子就像刚从水里捞出来的样子,心里其实是挺不舍的,但这是孩子自己的选择,同时也能够增强他的体质,磨炼他的意志。
孩子其实是很辛苦的,有那么多的作业,还有其他兴趣班的作业,看着孩子瘦弱的身子,我们都很心疼。早上一起来,牙没刷,脸没洗,饭也没吃,孩子就和表哥一起开始做作业了,他们计划早点把作业做完,晚上可以一起去游泳和玩陀螺,很好的计划。
时间已经到了8:25了,孩子还在做作业,加上洗漱和吃饭,再做下去就要迟到了,妈妈进了孩子房间,让孩子赶紧吃饭。孩子嘟着嘴,满脸不高兴,他说还剩一些作业没做完,我问他大概还需要多少时间,他说还需要10分钟左右,等他做完作业我估计要迟到了,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因为我们觉得既然参加了学校的集训队,该遵守的基本纪律和规矩还是需要得到最大化的遵守。我俯下身,对孩子说,现在我们有个两难选择,一是继续把作业做完,这样,去学校可能会迟到;第二,现在洗漱完吃饭,不会迟到,但会剩下差不多10分钟的作业量现在无法完成,需要放学回来继续完成。做出哪个选择,由你自己来定。孩子思考了一会儿,还是决定准时到学校。于是,孩子洗漱完准备吃饭。
孩子爱讲话,吃饭时间比较长,按照孩子平时吃饭的速度还是有可能迟到,餐桌上只剩孩子一个人在吃饭了。孩子好像还是有点不高兴的样子,时不时地转过头来看我一眼,每一次和他对视的时候,我都微笑着,并竖起自己的大拇指对他轻轻地摇一摇,这整个吃饭期间(一共花了五分钟,稀饭),我一共对他竖起了三次大拇指,我发现孩子的情绪明显好多了。
吃完饭,孩子告诉我他吃饭花了五分钟,我什么都没说,只是抱了他一会儿,然后让孩子仰起头,用大拇指在他额头上映了一下,微笑地看着他。孩子和我说,爸爸,我饭都吃完了,妈妈衣服还没换好呢。我又微笑着点了点头,孩子情绪平和地转身收拾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去了。
语言传递的信息只占我们所想传递信息总量的7%左右,身体语言,包括我们的面部表情、姿势、手势等等约占55%左右,语音、语调、语速等约占38%。因此,有些信息可以通过非言语信息来更有效的传递。和孩子不断练习某种非言语信号,直到双方都非常清楚这个信号所代表的意义,这样就能寻找到一种“说教替代法”,配合自己对孩子充分信任时应有的表情,效果比纯粹的说教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