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遇到一位同道,学习心理治疗多年,也临床工作很长时间,有一天,她告诉我说:精神分析没有什么作用,我在惊讶之余,就想,一定是发生了什么?还有的人说,精神分析是双刃剑,有可能伤人,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学习症状学,病例学的时候,我们从过去理解一个人。这个时候,我们提到了原生家庭,提到了初始的依恋关系,成长发展的五个时期。这样的发展观念一方面是依据观察得到的推测性结论,还有个是根据很多临床的回忆,尤其是来访者自己的回忆倒叙得到的结果。这个结果首先是可信的,但是这个结果却跟咨询的临床相差很远,为什么呢?
这里有一个困难。就是:理论多的时候,往往是远离体验的时候!而不幸的是,大部分起源学的理论是描述,然而临床实践又特别需要”在场感受”。这个在场感受,就是包括稳定性、共情能力、感知的敏锐和自由联想的能力。用感受怎么去实践“理性的理论”呢?
理论和感受的理解:
理论:做为科学的理论的建构,为了形成某一个体系,建立了起源学的病理建构。理论是心理咨询师做了某些成功的治疗之后反思,根据自己的年代文化特色与个人知识体系建构的,建构的时候还与自己的人格特质有关。可能临床他做了很多疗效因子,但是在建构体系却丢失了很多。所以单纯通过理论建构去学习是行不通的。
感受:在临床咨询中,这些都是来访者的潜意识转移自然呈现的,包含大量的信息。比如,在自由联想中,她会突然想起一个与此看似不想关的事件。比如,她也不知道为什么,脑海中浮现的就是那个事情!而这些事情,事后看来,似乎是有一定的时间逻辑可以依循。
“过去”发生了什么?
这样的一个过去的时间的理解。过去,是应用最多的词汇,精神分析及一些“动力性咨询”强调过去发生的,影响了现在。在现实中,咨询师如“刻意寻找”来访者的过去的蛛丝马迹,事实上反而适得其反。
一个咨询中的场景:
咨询师:刚才你想到了“成绩”这个词,然后又马上想到“压力”,好像这之间发生了什么,我们再慢下来去体会一下,察觉一下脑海中闪过的念头?
来访者:嗯。。我也不知道。
咨询师:成绩就是一个分数,我会想到怎样的分数,可是可能发生了什么,让你想起成绩的时候,就会有压力的感觉。现在,看到成绩这个词的时候,你就有这样的感觉。
来访者:!我好想想起了一些事情。
咨询师:嗯,你记起来了。
来访者:我也不知道怎么,我就想起我爸爸,他愤怒的冲我大吼,我很害怕。那个时候我还小,才上三年级,我那天眼睛发炎了,经常在揉眼睛,我爸爸看到,那天回家,他一巴掌扇过来,打在我脸上。(哭泣)。嗯,,,好像是那天,我考试成绩也不理想,回到家,心情也不好,他心情也不好。我怎么记得这么清晰啊,我以为都忘记了。。。
理解:
这个是一个自然呈现的过程。咨询师在来访者自由联想词汇的时候,由成绩到压力,咨询师的自由联想是发生了一些事情,也会有一些猜测,来自于自己理论学习的,可能是竞争的、自尊的、关系的、驱力的,这个时候理论的建构给咨询师一个假设。咨询师在此停留下来,但是不知道来访者发生了什么,咨询师试错性的去询问,并丰富来访者的记忆,来访者开始尝试着去表述,被潜抑的内容慢慢浮现。这样的理解是建立于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就是成绩本身是一个词,但是却赋予了很多感受和意义,而这些是后天学来的。既然是后天学来的,那么也可以通过新的环境和体验再发生变化,以此发生咨询的疗效。对这个“感觉”“脱敏”。
意识是没有时间感的。所以,所有的过去也是当下。这并无太大的区别。但是当下的意识中蕴含的过去的情结的因子,这些因子活化,乃至呈现,然后与当下联系、区分、分离,开始留出意识流新的空间,这个过程就是精神分析进入的开始。
为什么不鼓励去“挖”或者是“刻意收集”来访者的成长资料?
一个原因是,来访者处于某种陷入的症状时候,她的记忆和逻辑在此时与其他时候是不同的,建构的资料,对于诊断是不客观的。
第二个原因,是这样对于没有准备的来访者,是位于防御之外,对于这样的询问,会有“被侵入”感。
第三个原因。比如,来访者没有到达这个位置,而咨询师问到这里,甚至根据自己的猜想或者自由联想急于给予诠释,来访者有可能采取行动,比如去质问家庭父母、爱人或者孩子,从而造成“咨询带来的次生转移”——即原发的情结被新的情结固着取代。
我记得,在精神分析开始的时候,来访者和咨询师往往有协议,来访者不做生活的重大事件决定。这个里面有精神分析的自恋部分,同时,更有一个可能是保护来访者,转移是有巨大能量的,她急于做怎样的选择,有可能是对于过去的某些事件的需要,也有可能是展示自己的力量——通过一种仪式来表示自己已长大成人,而此时的现实,已远不如自己的成长。
过去的“原因”,是位于意识之外的,是“生成的自己的,独特的”,这些有可能与父母、生长环境有关,也可能无关。这些"原因",只属于来访者自己,而不是在某个理论、教课书里面。
努力用体验式方法学习理论,以理论做为试错石去提高自己,用感受去学习,用自己的体验学习,有时候会学的更好、更快。借助理论返身是怎样的呢?有一些理论让自己很不理解;有一些理论让自己很有情绪化-比如某些关于意识建构的假设;有一些理论让自己很执迷,这些都可以试问自己一个返身性问题:为何我有这样的感觉呢?带着这个想法去探索有时候就会发现一些有价值的答案。
心灵,很擅长做意识的游戏。主体感从知识层面抽身出来的时候,可以更好的看到知识的意义和运用;主体除了在知识层面还有哪些位置呢?比如在身体感知上、在和环境的体验中、在人际关系网络中、在自己的情绪情感上、在个人的内在信仰和价值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