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明明那么爱孩子,他们却感觉不到?
为什么我们把一切都给了孩子,他们却依旧无度索取?
为什么我们给了他们最好东西,他们却嗤之以鼻?
答案是,我们给出的爱是有条件的。听听这样的话是否耳熟:只要你听话,周末爸妈就带你去游乐园;只要你数学满分就给你买部手机;只要你每天练琴,等下就带你出去。我们与孩子沟通的方式都是以条件展开。但是,真正的爱是无条件的爱。
请记住无条件爱的三项原则:接受而非拒绝,理解而非评判,参与而非操控。
很多父母都对某些事情有执念,希望孩子走上他认为正确的道路。为此,他们不停地评价、拒绝和操控孩子。其实,这真的只是父母的执念,他们对自己想象的结果的热爱,超过了他们对孩子的热爱。这种有条件的爱,只会使他人抗拒。
我接触过很多焦虑的父母,他们认为,孩子只有考上高中这辈子才有出路。所以他们拼命地逼迫孩子学习,压榨他们的放松时间。但是这种家庭的孩子,往往都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反感。当我问他们,学习是否重要时,他们无一列外地说非常重要。但是为什么他们那么讨厌学习呢?不得不说,很多孩子是在和家长抗争。即使他们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错误的,但是他们以此证明自己的“成熟”。
但是当家长放弃又条件的爱,真正接受孩子本来的样子,你会惊奇的发现他们变得更好了。接受一个人并不是接受他的缺点,而是在肯定他们的内在价值。每个人对这个世界都有自己的认知模式,与其改变孩子的认知模式,倒不如把重点放在让他们发挥自己的道德感、释放自己的成长潜力。
而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会让他们释放自己内在潜力,遇到更好的自己。
那些从小没有得到过无条件爱的人,也没有建立过对人性价值的认识,他们终其一生都在努力追求肯定和认可。为了弥补他们内心的空虚,他们向权利、地位、金钱、财富、资历和名声寻求帮助。
而当一个得到无条件爱的人,他们更有可能寻找到人生真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