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我的大学同学,我们相识已近20年。怎么会和这个当年的学霸成为好友,至今都是让我感慨不已的事儿。大学里,我的数学烂得一塌糊涂。那个戴着小眼镜,说话永远带着“的、呀”这些辅助词的姑娘,莫名其妙成了我的辅导员。“拜托你,认真一点好不啦。”她的笔记记得工整,她对每道题从头到尾,为何如此说得明明白白。
我的不开窍和敷衍态度一度让这姑娘崩溃,以至于数次她都用自认为最恶毒的语言来攻击我。“你怎么这么笨的呀。”
可即使这样,我们的友谊还是在顽强地生长。直到今天,我们还是难得的知己和好友。
当然,我也有很多可以在她面前自信满满的地方。比如,情商。
在人际关系方面,月真是少见的大线条的人。直白一点就是说,她实在太不会察言观色。她说话直率地不经大脑,经常得罪了人,也不知道人家为什么不高兴。她曾经痛斥陷入感情三角地带的朋友,“这样很不道德,会有坏报应的。”在黑与白之间,她说话不会委婉,没有灰色地带。对此,特别认真、特别上心。
她的认真不仅对人、也对事。
她很看不上我的吊儿郎当和朝三暮四的做事风格。数次都在电话里痛骂:“我对你越来越失望了,你真的是做事情太不靠谱了。”与她相比,确实如此。
她要做什么,是一定要从头至尾搞清楚,然后踏踏实实做到底的。
大学毕业,她央求着我带她去面试单位,见识一下。那时的她有了少有的心虚,“我真的都不懂的,没有社会经验。”
可就是这个没有社会经验,说话直愣愣的姑娘。在若干年后,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有了自己的工厂,管理着上百人的队伍。
她的聪明,我是知道的。她天生的数字天赋我也知道的。可她在人际关系以及社会经验方面的愚笨,我也是知道的。做企业,她怎么能做到?
这个疑问被彻底打消,是在我们的一次闺蜜之旅之后。
我和月相约去上海,到了之后行程变成了市场走访之旅。一天的功夫,我们走了上海很多个商场,但不是买衣服而是了解市场。约了朋友,不是为了吃饭也是聊市场行情。好不容易到了酒店,月又是这通那通电话的打到了凌晨两三点钟。第二天一早,她又乘最早的飞机赶回工厂。接下来的几天里,就听到了她关于了解市场行情后的反馈,各种工作都已经布置稳妥。
她没变,依然是那个做事,认真到让人惊讶的那个人。她没变,与人讲话时,依然不太关注别人的情绪如何。但她,是那个踏踏实实要把事情做好的人,也是那个真心待你的人。
无论做事还是做朋友,月就是这样让人信任、值得交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