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大多数人,都不肯早早地起来努力,而是选择投入被窝的“怀抱”。嘴上空说要努力,可真正实践起来后又觉得太辛苦,又没有了意志力。每次教育说:再这样下去怎么行?而回答总是千篇一律:明天一定早早地起,明天一定努力。可是真正到了第二天,又失去了对被褥的“防御力”。再次教育,回答却依然是:明天吧,明天。一直这样,本该完成的任务没有完成,而是一拖再拖,“明天一定做!明天!”长此以往,明天就成为了:“永远的明天”。
可是,你们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还剩下多少“明天”呢?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看了这首明日歌,心中是否有几分忏悔呢?忏悔错失的大好光阴,忏悔拖欠着的学习任务。其实,人生在世,谁能不犯几个错呢?但是在犯错以后要即时地改正。我也有过犯错的经历:
有一次学习到了晚上10点半才上床睡觉,闹钟在第二天5点半响了,我坐起来一看表才5点多,于是心想:现在还早,况且今天不起也没多大关系,于是又倒头睡去。一直睡到6点半才起。自己下定决心,明天一定早起。到了第三天,一觉睡到六点多,起床之后忏悔自己又睡过了,闹钟明明响了,可又是没有控制住自己,又睡下了。忏悔也于事无补……
都德所写的《最后一课》正是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在那天早晨上学的时候,“我”因为分词不会背而正想怎么旷课,外面的世界虽然比分词有趣多了,但是“我”还是管住了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我”迟到了,可是韩麦尔先生一反常态的温和,并且还穿上了他那件只有在重要场合才会穿的绿色礼服。后几排还坐着从前的镇长、邮递员和一些旁的人。韩麦尔先生告诉“我们”:“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新老师明天就到。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听了韩麦尔先生的话,我们都开始自我忏悔,以前没好好学习,旷课。当韩麦尔先生叫“我”背书时,“我”却什么也背不出来。韩麦尔先生并没有责怪“我”,而是说:大家天天都这么想:“算了吧,时间有的是,明天再学也不迟。”可是到了最后一堂课,说什么也都晚了。
永远的明天是不存在的,与其幻想明天的成功,不如把握当下,从现在开始,脚踏实地地努力学习,为了真正明天的辉煌,也为了美好的未来,依靠、战胜、超越、成就自己。不能停下求知的脚步,一步一个脚印,最终站上属于自己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