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童》(出刊大同青年文学社)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年末某天傍晚,窗外黑乎乎地,凛冽寒风刺骨,屋内暖意融融。

门前小道不时有路人行走,细细碎碎的脚步声和或急促或温柔的唠嗑声飘进屋里,总是让人分神。顽童也许有话要说,他急忙让“小艾”同学关闭了窗帘,仿佛那一层纱帘真能隔开所有。纱帘关闭后,顽童似乎完成一项重大任务。然后跑过来不管我手里做什么,挡不住顽童想表达的话语,他说:“奶奶,你知道太空有几大行星吗?奶奶,你不是晚上放学给我吃苹果呢?削皮没有?奶奶,我妈妈微信发过来作业没有?奶奶,咱们晚上吃什么饭?奶奶,奶奶……”呵呵,我忙中偷闲乐了乐。寻思他奶奶的,答应也答应不过来。

这时手机铃声响起,顽童识趣地停止问询,跑一边玩去了。我接通电话,是老同学姚总打过来的,他说:定于12月27号中午聚餐,辞岁餐!全体“重庆”“老君山和西安”游的人,必须全到。我一手握着电话,另一只手拿着锅铲炒菜,耳朵在听电话的同时,脑子里还要记菜里放了一小勺盐,还有生抽,鸡精……嘴里忙儿应着:“呵呵,咋想起聚餐?我知道了,知道了,谢谢老同学。”听声音姚总喝高了,舌头僵乎乎地说:“谁用你谢了,带着老公去吃就行,不带你也别去啊!”我笑着,嘴里应着:“好的,好的。”他又警告了两次:“带着老公,如果不带,你也别去。”“记住是12月27号吃饭啊!”我忍住笑嘴里念叨着:“记住了,记住了。”然后姚总才挂了电话。我放下电话。忙不迭把锅里的菜铲进盘子,晚餐是全家人一天内唯一的聚餐。正如中国古代的民间谚语“民以食为天”,所以吃饭聚餐的事都是大事。

晚餐后和老公商量聚餐的事情,我让他去,他让我去。老公是姚总初中同学,我是姚总高中同学,12月27号是高中同学相聚,所以是带着老公。小顽童又跑进来掺合了一会儿,他好奇的问:“奶奶,你们聚餐去哪里吃饭?是自助餐还是点菜?”我笑着说:“客随主便,东道主说吃什么菜就吃什么菜。”小顽童玩了一会儿,才找妈妈爸爸去了。

我不由得想起,顽童不到三岁那年的深秋,天气稍稍有些凉意。那次也是姚总请客。那些年我们这帮人是轮流请客,那日姚总打电话通知我聚餐,具体日期记不住了。我说:“你们聚吧!这次我就不参加了,我在家带孩子呢。”姚总听后果断地说:“你不去不聚,就这些人缺一不可,孩子可以领上。”我推脱再三,姚总不罢休,后来只能妥协。聚餐那日中午时分,我给顽童带了Ai派、积木、一些小零食等,打车去了饭店。记忆中是市里“三道菜”饭店,进门同学们都已经到齐,顽童进门问了各位爷爷奶奶们好,饭局开始啦!

饭局上,我照顾孩子没喝酒,顽童吃过饭,就在包间窗台边上看“小猪佩奇”,一边还搭积木,特别乖巧可爱,一点不妨碍我们吃饭聊天。但是聚餐结束后,同学们起身离开的时候,我家小顽童好说歹说不走,就要留在包间里玩。终于听到餐桌上的一个锅儿,底火没有关闭,锅里的汤汁煮的“渣、渣、渣”响,我们和小顽童说,锅里没汤水了,煮干汤汁很危险的。小顽童害怕了,随我们出了包间。但他仍然不下楼,胖嘟嘟的两条小胳膊背后,渡着悠闲自在地步子在楼道里走来走去,就像某大领导视察工作,这里猫猫那里看看。我们几位奶奶陪着劝说,一概未果。走了n圈着急要尿尿了,冯奶奶急中生智提过楼道的垃圾桶,供小顽童尿了尿。最后终于劝说小顽童答应下楼,几位奶奶陪同小顽童下楼后,我才发现几位男同学居然都在一楼坐着等待,弄的我很是难堪。

小顽童又在一楼绕了两圈才被说服出门坐车。但是顽童有个条件不要回家,要去吴奶奶家。吴奶奶马上答应:“行,就回吴奶奶家,家里有很多好吃的和好玩的玩具。”小顽童那一副不认生的模样,使得我无奈又无助。尚领导开车把我们送到吴奶奶家,才返回饭店接她们一帮人。同学们当着我的面没说什么,估计心里都觉得我家小顽童够调皮的。

不过人生就是烦恼着也快乐着,天天过的清汤寡水无所事事,也没啥意思。

去年秋天小顽童上了一年级,前半个学期还是有些调皮。有一次我批评他,他就顶嘴,说实话我也没辙。我就假意生气,我说:“小顽童,你要给我道歉”他听后,一副理直气壮地表情,他说:“我不接受你的要求,我觉得没有犯错,为什么要道歉?再说,你的态度也不是很好。”我一听傻眼了,心里已经笑得快收不住了,脸上表情依然严肃地说:“你不尊重长辈,和我顶嘴就是错。等你妈妈下班回来,我咨询一下,看看咱俩谁错了。”小顽童有两分钟沉默不语,像是在想问题。然后转过脸笑嘻嘻地说:“奶奶,对不起!我不该和你顶嘴。”道歉后,小顽童忽闪着大眼睛和我说:“奶奶,这件事结束了,以后你不要再纠缠了。”我不由得想笑。小顽童是听我说要咨询他妈妈才道歉的。我说:“好的,咱俩的秘密,以后不提了。”

每天可笑的事情一桩接一桩,上次还给我留了一篇作文《坐火车的旅程有多么漫长》,让我两天内完成,我没有写完,他学着老师批评学生的语气和话语把我批评了一番。呵呵!

小顽童班主任老师对小顽童这样的学生很有一套教学方法。挑选小顽童举班牌,喊队领队。小顽童在不断进步与不断犯错的过程中成长。期中考试结束,隔了几天,小顽童的爸妈问成绩公布没有,小顽童每次都说分数没有出来。有一天他妈妈回来说,同事的小孩儿在一班成绩公布了,那家小孩儿语文92分。我家小顽童仿佛马上有了底气,出口就说,我起码比他多了一分,我语文93分,数学96分。逗得我们全家人都笑了。小顽童的世界里也有攀比和竞争。小顽童读的书不少,经常挑选一些知识点考我,我如若答不上来,他就用一种很满足的姿态,笑话奶奶为什么啥也不知道等等。呵呵,小顽童总归还是懂事了。

几年过去了,我们的聚餐也从一个月一次的轮流请客,降到一年一次或者两次。随着时间与沉淀,同学们已经学会独处。就如昨天看到的一篇文章中写道,世上的事千变万化而友情或感情的事就不会变吗?“别说我爱你,你爱我,咱们只是都饿了。”读了这句话感触良多。对于聚餐这种事情来说:“别说你饿了,我饿了,咱们只是都累了。”聚餐不只是为了相聚与吃饭,到了花甲之年,咱们需要聚餐时的氛围与陪伴。

12月27号转眼就到了,早上天灰蒙蒙的有些不尽人意,不过接近午时太阳公公还是勉勉强强地露出头,阳光不畏薄凉衬托着天际云端和蔚蓝碧空,显示出岁月静好的模样。我收拾完毕家里,收拾好自己就出发了。老公留在家里接送小顽童上下学,中午照顾小顽童吃饭休息。姚总聚餐的酒店订在《魏都家宴》,61路公交车下车恰巧离酒店不远。下车走十几米的路抬头望去,“魏都家宴”四个字映入眼帘,酒店门面并不辉煌。深棕色的牌匾,深棕色的门窗,门脸朴实的像位旧时的老伯伯。进门酒店店内装修风格古朴典雅,客人进门有一种归家的感觉。上了二楼,服务员指引左拐进入第二个雅间,雅间很大稍微偏离走廊一尺左右。我进去东道主姚总已经到了,正在开启白酒瓶的包装盒,还有王大哥和丽同学,三个人在聊天。我打过招呼坐下,姚总好一顿批评,嫌我自己来了。不一会儿走廊里多了些脚步声和说笑声,我知道这一众人都到了。果不然军同学和尚领导两位同学一左一右提着美女同学的手风琴进来了,随后李总、李大哥、瑾儿、凤儿、叶儿同学都进来了。大家寒暄过后,依然是李总点菜,姚总倒酒,一套程序过后饭局开始了。

酒局上,三杯开场碰杯那是铁定的,第一杯举起酒杯,东道主讲开场前祝福语也好,感谢词也罢,彰显东道主的大方得体!第二杯举起,李总打头还是每人说几句想说的话,坐在本土酒店聚餐,虽没有外出旅游的激情与兴奋,但也有同学们多日不见的激动与喜悦。大家多数是说着辞旧岁迎新年的感慨和感谢东道主的唯美话语!第三杯举起所有人起立集体碰杯祝福,大家参差不齐地祝福来年快乐健康好运延绵等一系列祝福的词汇!

接下来冯导(凤姐)指挥,由酒店服务员摄制视频。第四杯全体起立右手端杯,左右摇摆,凤儿姐带头唱一首网络流行歌曲。

世上没有什么糖

能解生活的苦

没有什么良药

能解爱情的毒

人这一生哟……

歌词有些忧伤与无奈,唱出了六零后的感概与感悟。

视频录制完毕,接下来就是众人随意聊天吃饭及小范围敬酒。或个别,或男同志相互敬酒。或女同学们相互敬酒。菜系上全服务员退出后,真正的热闹才开始。叶儿美女娴熟优美地手风琴独奏曲《小白船》旋律轻盈灵动地贯入同学们耳膜,把一帮六旬老太老头们拉回了童年意境。儿时的歌谣,听到旋律基本都能跟下来,男女小合唱正式上线。唱着童真童趣的儿歌,仿佛回到儿时,人们不由得双手跟着旋律飘逸舞动。同时儿时躲猫猫,跳方格,推铁圈,弹玻璃球的情景一股脑浮动眼前。人们聊着飞逝的年华,回忆所遇见的及世间所赠予的一切事物,感知“小白船”这歌词比“二十年后再相聚”还要治愈人心。

然后叶儿美女一首接一首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青纯的、怀旧的、爱情的曲子,手风琴旋律荡漾心旋,开心指数飙升到极致。歌声引的服务员们及酒店吃饭的顾客们不时地伸长脖子往雅间里瞧。不由得感叹这帮人走到那里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点多我们的岁末聚餐拉下帷幕,酒店服务员也该下班回家休息。这时王大哥又约起“年初”的聚餐,2025年1月4日年初聚餐进入倒计时。这次同学们没有依依不舍,大家正在酝酿年初相聚的欢乐篇章。

想想这些年同学们聚一次餐真的很难,不是这个陪伴老人,就是那个看管顽童。不得不说花甲之年的人活得很尴尬,说老不老,说小不小。名义上该有自由自在的晚年生活,实际上每个人都是多重身份加持,生活赋予了很大的责任。所以每次聚餐同学们都会“为我们一直活得有价值而干杯!”

我们的价值在于觉醒,在于懂得人生的意义与乐趣。聚餐就像一管妖艳的口红,给沉闷的日子增添一抹亮色,给友情同学情增添一抹暖意,给灵魂绘制一幅唯美的图画。无论岁末宴还是年初餐,无论是看老人还是带顽童,聚餐永远是我们的狂欢盛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