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七律》,一本小小的册子。在没读之前,你不觉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对自己有多大益处,那是因为未知。一旦读了,便会视为知己。因为它对你说的每句话,句句说到了心坎里。
读完这本书,细细品味,就如作者在第一章中所说“在探讨这些定律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一些貌似重复的地方。但我们一个接一个的爬这些小山的时候,从山顶上看见的山下风景点将会出现在不同的角度里。但是这些风景点总是以新的形式出现,带给我们新的感受。这些重复之处不无用处,因为他们会重复教学艺术中的一些最重要的特征,并且使年轻教师们对于那些需要经常注意的原则有更深刻的印象。”因此,合上书本,“熟知”二字便深深地印在了脑海中。
熟知教材
这是每一个教育者都知道的真理。但作者却明确提出熟知不是简单的知道,不是用心准备好当天的课,设法教会学生学会当天的内容,不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而是对知识的通晓、了如指掌。当我们在教学中由点及面让传授的知识灿烂的闪耀着光芒时,怎能不激发学生的灵感呢?
还记得刚刚过去的18年11月底的在武汉听王崧舟老师的《记承天寺夜游》一课,王老师借“月”让学生看到苏轼的才(写诗3000多首,有570多首写月),了解到月与心境相连;“乌台诗案”的播放更让学生充分了解了苏轼写《记承天寺夜游》的背景和心情;一首不足百字的诗,却在王老师的引领下,孩子们走进了一个人的精神史。
熟知教材,还可以为后面的复习打好基础。因为在“复习定律”里面作者明确告诉我们:为了进行快速、容易的复习,教师需要记住大量学过的内容,以便随时使用。其实,在我们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在导入中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在授课的过程中,也会有意或无意的插入对之前内容的复习,而这样的设计,再让学生复习了旧知识的同时,也会对新旧知识产生兴趣。
熟知学生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教师的工作成果靠学生呈现。我们要想在教学中事半功倍,做一个省事的老师,一定要让“学习者必须怀着兴趣投入到事实或真理的学习中”。这里边提到了“兴趣”“注意力”,要做到这两点,一定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不同年龄的智力发展和兴趣爱好的变化,了解成人和儿童对同样的情景和物体产生兴趣后,但不意味着他们对同样的观点产生兴趣。
了解了学生的兴趣点,关注了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按照孩子的年龄和爱好调整课程,按照当前的情况和学生的需要选择课程,观察学生,确保他们在积极参与学习。还记得在一次国学课中,由于讲授板块的调整,在第一时间段里,面对一二年级的孩子,却也给他们整整上了一个半小时,急得卢老师在下面一直看表。下课时,卢老师就给我讲起了《教学七律》,说我违反了“教学过程定律”“学习者定律”。今天看到里面的教师使用原则时,更觉书中句句真理。
熟知语言
教师和学生之间一定要有共同语言。通俗讲就是说学生能听得懂的话。一个教师也许认识上万个单词,孩子可能认识几百个。如何让孩子在茫茫的词海中找到引航灯,这是衡量教师语言交流能力的时候。
我们在教学中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常常说一些自鸣得意的名言佳句、华词典章,说是让学生潜移默化掌握丰富的语言、积累材料。殊不知,学生在你的语言中早已迷失思维。还记得给低年级孩子们讲历史故事时,顺口就说了“一击而中”“众矢之的”等词语。课余,在与卢老师交流时,她明确指出了我违反了“语言使用定律”原则:教师说出的新词或学生不熟悉的词汇使思想的电动链条断裂。卢老师还提出:如果想让学生学习、掌握这些新词,一定要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解释出来,然后再告诉他这个词。其实也是课程定律里面强调的“用已知解释未知”。所以我们也一直要“熟知课程”。熟知了课程,我们就能找到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切入点,让每个所掌握的新事实成为已知的一部分,并且成为获得新知识的一个新切入点。
“一个人无法教授他自己不懂的东西;一知半解的教师仿佛是瞎子领瞎子,举着煤油的灯毫无用处的带路;认真考虑将要教导的科目和课程,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彻底明白一件事强于对所有的事都一知半解;谨防精通一本书的人;透彻认识一个真理强于一知半解的认识一百个。”类似这样的句子,在一本小小的册子里面,却还有很多很多,条条句句都在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要想在教学中事半功倍,让教育省心省事,一定要熟知我们要熟知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