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过后夏至节气即将来临,这就意味着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夏天。
古人没有电扇、空调这些现代化设施,也不能赤膊露腿,尽管那时自然生态环境比现在好,但三伏来临,仍然酷热难当,他们是怎么消暑的呢?
除了我们常见的摇扇和用冷水降温外,古人还会选择焚香静心的方式来“消夏”,择一楼阁,香料燃起,室内青烟袅袅,香气氤氲。盘腿静坐,心境生凉。
焚香的习俗源自于民间和宗教信仰,人们通过焚香希望借助神明的力量驱邪避疫,以求丰衣足食。到后来古人焚香是为了驱逐蚊虫,去除生活环境中的浊气。人们在所焚的香中加入菖蒲、野菊、苍术、香茅、艾草等具有浓郁芳香气味的植物或药材,不仅宁神静气还可以驱赶蚊虫,是夏天不可缺的“消夏良品”。
从干支五行角度来说,夏季是“火旺(夏主心,夏天心火很旺)、土相(脾胃处于‘盛’的地位)、木休(肝处于相对的休养状态)、水囚(肾易‘亏’)、金死(肺易‘虚’)”。心火一旺,火克金,容以容易造成肺(金)虚;本是肾水克心火,而心火很旺时,就容易出现心火对肾水的“反侮”现象,故肾水易亏。夏天的天气比较潮湿,湿热交缠,滋生细菌,助长热毒,容易致病。
古人会利用焚香来祛湿热,宁静心绪,沉香在夏季的清热解毒中能起较好作用,艾香则有驱蚊抑菌之效用,可见古人利用大自然赐予的天然之物来保养身心,亦有不凡 的智慧!
作者:子沁 80后中医传统文化爱好者
以本草写心,香学养性,于食养尤为属意,工作之余择一隅清雅的小舍以草为骨,香为魂,养为意,取名"浅一"小舍,此词源自老子《道德经》涉世未浅,抱朴归一,意为一颗纯净心做清浅的事。
古时宫廷里的达官贵人每到夏季,有的会选择移居到凉爽的地方,有的便会选择点上一支上好的香,香气缭绕,平心静气。因而,焚香也成了古代人身份的象征。
沉香的香气总是让人精神为之振奋、神清气爽。在闷热、头脑不清醒的时候焚燃一支沉香,能让愤怒、紧张的情绪迅速冷静,立即感觉到情绪变得平静、更有精神
除了能让人静心宁神以外,夏天焚香还有养生的作用。早在汉代,名医华佗就曾用丁香、百部等药物制成香囊,悬挂在居室内,用来预防肺结核病。清代汪绂在《医林纂要探源》也谈到沉香“坚肾,补命门,温中、燥脾湿,泻心、降逆气,凡一切不调之气皆能调之”。沉香既能补肾固本,又能祛除体内的热气,很适合在夏天使用。
焚香之外,还可佩一个除湿香囊,取桂花、檀香、龙脑香、杏仁、安息香、乳香、丁皮。将以上香药混合捣碎,装入香囊中,然后上下搅动均匀,封好香囊口佩戴在胸前或悬挂于居室内即可。
小窗幽记 陈继儒
净扫一室,用博山炉爇沉水香,香烟缕缕,直透心窍,最令人精神凝聚。
炎炎夏日,焚一支香,平心静气,净化心灵,于喧嚣中找到心灵的寄托,享受属于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