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记
文 /何晓龙
(一)
宁波下了车,坐上前往那片神圣土地的巴士,穿过一座座跨海大桥,看近处黄沙滚滚的海面波涛起伏直至那远方波光粼粼蔚蓝的海面!
车上的我在迷迷糊糊的梦境中,幻想自己早已置身那希望的福地,在那葱郁的岛上感受自然之力。
天上紧挨着的云团漏出一丝缝隙,一束阳光刺透,照在脸上,似乎是为了唤醒我,看着外面湿漉漉的停车厂——到码头了!
我欢悦的随着人群涌上船,看着天上那久久不散的云朵,我至此才松了一口气——台风“摩羯”还没登陆,噢,他追不上我了,他阻止不了我去那片神圣的土地了!
海上的波涛跌宕起伏,快速推进的客船周围笼罩着泛白的浪花。船颠簸着——好像过山车。
在一阵淡淡的眩晕中下了船,站在海岸上,一股强劲的海风扑到我身上,把身上那股睡意冲得烟消云散,似乎每一处肌肉都充满活力。
把大海放在身后看着岛不远处的观音大佛正立在岛的尖端——就是冲哪去。
天上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把世间嘈杂冲刷干净,脚踏实地的一步一步地前进,终于在香炉阵阵清香中抵达。
怀着虔诚的心,敬畏的仰望佛像——庄严的伫立着,右手缓缓伸起,深邃的目光俯视着其下千万众生……
微微倾斜的佛像身后又是一束阳光照亮,感受其伟大的慈悲,在这茫茫苦海中,普渡芸芸众生……
观音大佛的身后,茫茫大海,没错“但愿海波平”!
把大海置之身后——“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二)
待心头那阵高涨的潮水稍稍平静,同样是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离去。
途经那片代表坚韧与毅力的紫竹林,不免想起那个遥远的传说——观音大士一次坐禅,久久不去,让旁边的竹子张穿过身体都不知晓,紫竹,紫竹,也正是由此而来,血染出来的紫竹!传说真不真实其实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背后暗藏警示:明确目的,坚持前行,方到彼岸,这足见其忍性之高,意志之坚!
看着这颗颗紫竹,心头总是还是无法平静,这颗颗错综复杂的紫竹,也正用其精神感染着我。
继续在小雨淅淅沥沥中往下走,走向那另一处蕴含自然神力之地——不肯去观音禅院。
遥想当年大唐,茫茫东海之上,一条小小的帆舟载着以日本僧人从唐朝护送回国的观音像,经过普陀山附近,舟往前划一下,就被浪打回来,久而久之无法前行,此僧人感念自然灵性,就将观音像供奉在普陀山,建立名流千古的不肯去观音禅院!
自然可畏,万物皆有灵性,我转身看着海,凝望许久,走到厉害不远处的亭子里,静观那海浪拍击着赤红的礁石,激起千堆雪!
目光往前一眺,似乎跨越千年,又看到不远处海面上那无法前行的小舟在海波中荡漾,看着那僧人一步一步的护送观音像,在这岛的一角,修起仰望海角的禅院……
又跨越千年回到现在,在无数次的海风吹袭下,依然呈现眼前,在这匆忙岁月中,浪来打过,风来吹过,霜来改过……
可去无法泯灭,更无法消逝!
不禁怀念,那赤红礁石上的“千堆雪”……
没关系让心头的潮水继续高涨高落吧!为了怀念……
(三)
普济寺,普济天下一切众生,下午时分,才走进普陀山的三大寺之一普济寺。
黄色的古墙,古老的殿堂,乌黑的瓦块,历史沉淀出这些精华,散发着诱人的清香,让人流连忘返。
迈过这一级级台阶,跨过那一道道门槛,虔诚看着殿堂中那尊尊庄严的佛像,古色古香的殿堂里,在香炉的袅袅青烟中传出僧人们整齐的梵呗声,让心灵顿感透彻清净。太阳下的一切都显得如此高贵典雅。
庙宇墙角,滋生着点点青草,开着淡紫的小花,给古朴的庙宇抹上一丝色彩,显得处处充满生机……
走出那古朴山门,看着满池的清莲,几朵荷花含苞待放,又增添了几分清净祥和。回头一看,记住了那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普济寺”。
(四)
快到傍晚时分,来到闪烁者金子般色泽的沙滩。
拨开松软的,刨出一个小坑,把双脚埋进去,感受细沙压在脚上那种酥酥痒痒的感觉,满足儿时那幼稚的幻想,偶尔随手抓起一把沙,任其在指间缝隙中溜走。
退去的潮水开始上涨,我站在沙滩上,感受者大自然那柔和的力量,接受潮水的洗礼,感受浪花撞击着脚杆,偶尔溅起几滴水珠,落在唇上,是咸咸的。
看着上岸的浪花变成被撕碎的帆布向海水滑去,带走许些沙粒,我忽然想起那句:把名字写在沙滩上,让海浪把他带走……
百步金沙,十里晚霞,晚霞的一处,露出只属于梦境中瑾莹透剔的深红,和柔和的黄昏交织在一起。
没错,那是晚霞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