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基本上,我们感知世界的时候,经常基于过往的经验来进行有根据的推测,这是我们得以生存的必要技能。从史前时代开始,人类就得根据有限的信息做决策。况且,我们并没有足够的时间来仔细检查身边那些看起来像立体的东西是否真的是三维立体的,于是我们走了条叫作 “合理解释” 的捷径。我们觉得感知过程是流畅的,是因为大脑在不断地根据知识和经验进行有根据的推测,填补了信息差。
过往经历的记忆不但影响我们对一个人行为的预估,而且会更多的地影响我们对这个世界如何运作的理解——重力,维度,可能性等。
大多数情况下,记忆自动参与到猜测之中,或在有根据推测的过程中包是有益的,这使我们解读周围多变刺激的速度和准确度都有极大的提高。
感想:在《为什么学生比喜欢学习》这本书里,也提到我们的背景知识可以帮我们填补空白,让逻辑更清晰。所以,过往的记忆,不管是关于事实,概念的语义记忆,还是关于过往生活经历的情景记忆,都会影响我们对现在问题的认识和判断。
摘录:所有这些研究都清楚地表明,压力水平和兴奋水平对于我们的记忆储存能力,以及回忆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的记忆不但会受到外界环境中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身体内部环境中不可控因素的影响。
感想:不管情绪太高涨还是情绪太低落,都不好,所以,重大的考试需要保持平常心,遇到挫折也不要太沮丧,不然,记忆储存能力,回忆能力都会受到影响,其实,我比较疑惑,这两种能力是不是和之前《稀缺》里说到的心智带宽有什么联系。稳定的情绪很重要啊,不然还得花时间精力去化解那些坏情绪。
为了解决裙子颜色之谜的核心问题,内华达大学的艾丽莎”温克勒(AieWinkier)率领一个团队展开了一项研究, 检查色彩恒常性(Color Comstancy ;是否是解释这个现象的一种机制。 色彩恒常性指的是,我们的视觉自动补值因光照产生的色差,从而鉴定物体真实的颜色是什么。因此,尽管在户外强光下或者在室内昏暗灯光下,我们的视网膜接收到的光波长度有很大的不同,我们依然能估计出物体的颜色,并表述出与之相符的颜色名称。
通过这项研究,温克勒团队为“色觉”增添了一种新的概念。他们发现了一种“蓝黄不对称性”:当一个物体表面实际带有蓝色(相较于黄色,红色或绿色),在人们眼中这个物体看起来更接近灰色或白色。他们倾向于用“蓝色调源于光”,比如天空,来解释这种不对称性。在裙子事件中,人们看到的裙子频色可以被解释为光源照射产生的效果,也可以说是裙子布料本身的颜色。
那么,这些跟记忆有什么关系呢?很简单,我们之所以有视觉能力,比如色彩恒常性,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的生理机能优越,更是因为我们拥有关于世界如何运作的基本记忆。
时间并不是客观的,像其他所有事物一样容易因主观臆断产生偏差,这些最初的偏差正像这一章节里的其他感知偏差一样,经由他们的接收器给我们的记忆涂上了颜色,歪曲了记忆的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