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名:《狗十三》
片长:120分钟
类型:剧情 / 家庭
导演:曹保平
编剧:焦华静
主演:张雪迎 / 果靖霖 / 智一桐 / 代旭 / 黄诗佳
上映时间:2018-12-07(中国大陆)
很高兴,今年的国产青春片《狗十三》终于摆脱了早恋、怀孕、堕胎的烂俗戏码,也不再是小情小爱的创作套路。它比以往的青春片来得更加真实,也获得了更好的口碑。
这是导演曹保平2013年的电影作品,因为某些不可知的原因被推迟了五年上映。
值得乐道的是导演近几年的作品,《烈日灼心》、《追凶者也》,还有更早以前和周迅合作的《李米的猜想》,豆瓣评分也都保持在了8分左右的优秀水准。
而电影《狗十三》讲述的是13岁的初中女孩李玩的一段成长故事。
父母离异后的李玩一直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父亲忙于工作,而且再婚后生了一个儿子,陪伴李玩的时间少之又少。
弟弟出生时,一家人商量该取什么名字,爷爷说了句:
“李玩那个时候,都是你们胡起的名字。咱这是个男娃,这个名字不能太随便了。”
老一辈重男轻女的思想一句话就被带了出来,爷爷奶奶对李玩的爱是宠溺而盲目的,一直和李玩生活却不知道她并不喜欢喝牛奶。
因为年纪和三观的不同,爷爷奶奶并不能代替父母的角色给予李玩合适的关爱。
至于李玩的父亲,他很小心地平衡着自己在女儿和她后妈之间的距离。他会送李玩宠物狗来缓和自己与女儿的关系;会许诺她去看天文展览;会在意李玩的感受而叫上她和弟弟一起去公园散步,他也会把不得不送走的狗狗寄养到流浪动物救助所,而不是一开始说的狗肉店。
他当然很爱自己的女儿,但爱的方式太过苛刻和冷漠。
也正如他后来自我抱怨时所说的,“自己并不是一个好爸爸”。李玩喜欢物理,他硬逼着她报了英语培训班,平时不允许李玩沾酒,但在应酬时却要她给叔叔伯伯们敬酒。
而李玩的母亲在影片中更是从未露面。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生活的李玩无疑是孤独的,没有人真正了解过她的内心世界。
狗狗的名字叫“爱因斯坦”。因为李玩最喜欢的一门学科就是物理。
在小狗卖萌的攻势下,李玩把它当成了平日里最亲密的“伙伴”。
可是有一天,爷爷带爱因斯坦去菜场买菜的时候,爱因斯坦走丢了。
所有隐藏在这个家庭外表下的矛盾点开始汹涌起来。
虽然爷爷不是有意弄丢小狗的,但是大家围坐在屋子里商量了一下午的结果却只是告诉李玩,“长大了,要懂事,要学会体谅大人。”
大人们解决问题的方式是用一个不容反驳的说法去换取李玩的谅解,如果不听话,那就是胡闹。
“你们都没有去认真找过爱因斯坦对不对!”
小狗在大人们的眼里也许只是畜生,但它在李玩眼里,却是她唯一可以倾诉衷肠的伙伴。
那天晚上,李玩满世界地去找爱因斯坦,最终还是一无所获。
“在这个宇宙之外,一定还有无数个同样的宇宙,包含我们所有可能性的机会。这样,我们没有完成的事儿,就会在某个宇宙里被完成,错误的选择也会被更正。这样想,心里就会好受一些了。”
李玩相信在平行宇宙里,爱因斯坦没有丢,即使丢了也有可能已经被找了回来。所有不好的结果在其他的世界里都有可能好转,这成了李玩自我安慰的方式。
其他的安慰方式,还有酒精。
关于酒的细节,在小狗爱因斯坦出场的时候就有体现,它的窝就是一个用来放酒的纸箱临时搭成的。还有在狗走丢后,伤心的李玩和堂姐的男朋友高放出去喝酒回来,在家门口,握酒瓶的手被父亲重重地甩到了门上,手掌瞬间鲜血直流。
父亲的爆发把李玩吓得一边哭一边尖叫。这场暴力训斥的戏成了整部电影的高潮点,所有被刻意压抑的气氛在那一刻都被激发出来,结果便是大人不容抗拒的一次完胜。
“爸爸打你是因为爱你。”
话里有心酸、无奈,和无法逾越的代沟。
父母用来抹平代沟的方式是强迫着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生活,而孩子则会固执地守住自己的一方墙角,试图用棱角去反击这个残酷冷血的世界,而最后总是不出意外的妥协,戴起伪善的面具。
李玩活成了父母眼中最理想的模样,也活成了自己当初最讨厌的样子。
也许这是适应这个社会必须要经历的残酷过程,但如果父母做的榜样足够恰当,过程本可以更加地美好。
在电影中学鸟叫的邻居被救护车带走的那一幕耐人寻味。李玩原以为是楼上邻居养的鸟儿在鸣叫,这种陪伴了她多个孤单夜晚的声音让她觉得世界还有片刻的美好,可是到头来却发现是个有些“另类”的大人活在自己的臆想世界里。
肩上的三道杠让这个人看起来极为可笑,这是现实世界对美好向往的讽刺,也是李玩思想上对大人听话式教育的最后一次妥协。
还有李玩在找寻走丢的爱因斯坦未果之后,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放的那首《breed》,独立摇滚和平行宇宙是十三岁李玩身上的特质,但是除了那个有些痞帅的男同学高放之外,似乎没有人真心去了解过她。
当然,高放对于李玩的喜欢,大抵上也只是一种青春期的懵懂。同龄人的共同语言在“这种事儿今后还多着呢”一句上便已适可而止。
在电影名字里,“狗”是贯穿全片的线索,也是李玩和家人矛盾激发的索引,而“十三”也许并不只是代表了李玩13岁的年纪,联想到字母“B”时,便有了更多的讽刺。
是对所有只看重学习成绩,而忽视三观培养的家庭教育的讽刺。
想起了早些时候社会上被媒体曝光的“网瘾学校事件”,父母没有在孩子年幼的时候尽到培养正确价值观的责任,却一边抱怨孩子的不懂事,又寄希望于用外人的手替自己的孩子塑造价值观。
如果不曾想到要尽好作为父母的责任,一开始就不要生。
不然便是子女的悲哀。
电影把镜头聚焦在家庭教育的矛盾点上的时候,如果没有引起部分人的共鸣,那便是部分人的幸运。但一定还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同样是单亲家庭,学习成绩却没有李玩好,后妈或者后爸也许会更糟糕,没有护着自己的爷爷奶奶,也没有爱因斯坦的陪伴。
那样的人生又该是怎样的光景。
感谢导演在电影中的手下留情。倘若往最惨的界线上拍,恐怕就远不止是五年的迟到。
有些压抑和沮丧,但却无法反驳。
在影片结尾,李玩已经可以从容地说出“谢谢叔叔”,然后吃下那块狗肉;可以一脸平静地望着边学溜冰边哭的弟弟而无动于衷。
成长是一次次妥协后拾起的伪善,多数人也终将是多数人的复刻品。
只有利弊,无对错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