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可能一看到这个标题是不服气的哈,其实我也一样,因为连续两个学期我的女儿考试成绩从三门满分一直在往下掉,记得那是三年级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放榜时,语文、数学、英语都是100,全年级第一啊,孩子知道成绩时攥着拳头高兴的跳了起来;爷爷奶奶乐得合不拢嘴,当场就给了1000块钱作为奖励;爸爸立马要满足孩子的心愿,就是给它买了一条泰迪犬;而我内心也是很激动的,说:“恭喜你,但是不能骄傲!”不知道其他家有没有过这样的场景,现在我看来,其实我们是完全不懂得科学养育孩子的,长辈都太看重考试分数,没有让孩子知道其实学习成绩只是人生成长的一小部分,是她自己份内的事情,我们要帮助孩子慢慢树立目标、找到持续学习的动力和乐趣才是最重要的!
每一个人都不可能一直保持第一名,我女儿也不例外,以后的几个学期成绩都在下降,因此没有得到相应奖励,信心一再被打击,恶性循环,我们也没有找到更好的方法,这两年来,看似我是在控制着焦虑,每次成绩下来,孩子自己本来就沮丧时,我自以为是的在那里语重心长的分析、数落一通后,只会干巴巴的说“宝贝,你在妈妈心里永远是学霸,你很棒的,下学期一定会追上来,妈妈相信你!”以为这样就是给孩子鼓励,培养孩子的自信乐观了。今天学习马丁·塞利格曼的《教出乐观的孩子》一书,通过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研究所负责人田宏杰老师的讲解,我恍然大悟,现在把第一节的内容“受挫时说你最棒就是害孩子”分享给大家,让为人父母的朋友们努力去做一位合格的家长,让自己学以致用,陪伴孩子幸福的成长,期待我的女儿成为乐观积极的人,我也一样。
田老师说:乐观不是虚空夸出来的,是要经过一次一次地征服,逐渐地去形成乐观的解释风格,要一层层地去打造,孩子才能够真正的乐观自信。说到底就是要把“我能行,我要努力”这句简单的话语变成孩子的一个信念,让她们有这个自信与责任感,牢牢根植到孩子的内心。
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在本书中提出了培养孩子乐观的金字塔模型,乐观的金字塔分成三层,最底下一层是征服感。孩子要经过一次次的征服,去建立乐观自信的基础,父母长辈要帮助提供让孩子锻炼成长的机会,如果完成一道难题、学会削苹果都是一次征服,父母就是要通过一次次的机会去增强孩子的征服感,帮孩子去形成一次次征服的经验。第二层是情感的正面积极性。就是要让孩子在愉快、温暖的情绪中长大,让孩子去体验到积极正面的情感。当然也不能逃避负面的情感,当孩子有负面情感时,我们要去理解到孩子的困境和他成长的需求,然后给孩子温暖的支持,及时帮助孩子突破困境。最上面一层是认知风格,也是解释风格。就是孩子对每件事情她有什么样的看法,她对自己有什么样的评价,她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自己的能力怎么样,自己有没有能力去做好事情。有乐观心态的孩子,她会认为失败是暂时的,我就在这一点不行,如果找到方法,突破他,我就行。而悲观的孩子呢,他可能事情一失败,就会认为,哎呀我就是不行,我就是没有能力,他就会有办法去逃避。
针对这一点,老师在讲解的时候举了一个案例,我觉得是很普遍存在的,很有借鉴意义。故事是这样的,有个孩子参加演讲比赛,由于紧张表现不好,孩子自己情绪低落,作为妈妈如果我们只是安慰孩子说你挺好的,没关系,只要你努力就好,在妈妈心里你是最棒的。(惭愧,我好像时常就是这样给孩子鼓励的),其实孩子并没有在妈妈的言语里找到自信,他没有觉得自己哪好,哪棒。这个空洞的鼓励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妈妈和孩子的交流,他们根本就没在一个频率上。第二个问题是:孩子觉得自己讲得不好,可妈妈觉得挺好的,这等于告诉孩子什么,你觉得自己不好,但是你的感受是错的,你的感受不对。这样就让孩子害怕挫折,逃避挑战,孩子不可能乐观自信。如果妈妈说:孩子你这次有点紧张,没事,下次放松点,别紧张,大大方方讲就行了。(有的妈妈是不是又重招了,我也常犯)我们这样越是盯着孩子的情绪状态,想让孩子去放松,孩子反倒越做不到,他们的紧张感就会被强化。
看看专家是怎么说的:孩子,我刚才看到你讲的时候有点紧张,有点手发抖,他说是。老师又说:但是,我最欣赏你的是(略微停上一秒钟,引起孩子好奇心),你刚才演讲时你很紧张,手都在发抖,但是你的思路特别清楚,你讲得很明白啊孩子,孩子你真棒!孩子说嗯,他就明白这是真的,我手发抖,我腿有点颤,但是我讲得很清晰,我的逻辑很明白,这是真的。这个时候就看到孩子把头抬起来,身体也站得挺拔了,明显感觉到有了一些自信。那接下来孩子关注的就不在是紧不紧张,而是他会想我下次再演讲,我要怎么去准备,怎么讲得更好,更清晰,怎么抛问题,怎样去开展讲述,这样我们不去追求孩子的放松自信状态,他们反倒可以通过一步步练习,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就自然而然的自信起来,这就是征服。
所以当孩子受到挫折时,我们不要通过鼓励他真棒,去让孩子有一种虚假的自信,感受上的自信,而是我们要帮助他们通过行为让他自己一 步步去征服,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孩子才能真正的乐观自信。
其实我自己也是不自信的,能感受到自己身体里的那个自卑小怪兽,在今天的学习中,我更加知道要多向内思考,不断征服自己的短板,提升能力,让自己真正自信起来,和孩子一道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