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吕庆春老师主持的一中家长幸福沙龙在花样握手问候中拉开了序幕,沙龙的主题《爱的说明书》。
几种常见的家长类型:
唠叨型家长:拿别人家的孩子与自家孩子比,一对比就产生焦虑,一焦虑就开始唠叨。家长逼孩子去干一些孩子不感兴的事情。
溺爱型家长:有一种饿是妈妈认为你很饿,有一种冷是奶奶认为你很冷。过分地关爱使孩子有不舒服的感觉。这样的孩子长大后遇事善于逃避和不负责任。
粗暴型家长:小学时的孩子无力反抗,显得乖巧。大时一旦有了力量,严重叛逆。一遇挫折,就认为自己不行。没毅力没自信,因为从小在父母的控制,批评,指责中长大。
这三种类型的家长让孩子都接受不到爱,家长恨铁不成钢的方式是不对的。因为家长没在孩子的心田播下爱的种子。
0一6岁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安全感,亲密感,信任感,成就感等在这一段时期养成。没有安全感的孩子,他对世界是戒备和怀疑的。这段时期是亲密陪伴期。6一18岁是孩子走向成熟期,让孩子更多地去体验生活,家长不要替代孩子。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这段时期孩子的成人感很强,独立意识也很强。18岁后是孩子走向分离的时期,爱的终极是分离。放手也是一种爱。
给孩子智慧地爱,用充足的爱的目光,爱的微笑,爱迪生的故事。爱的语言。关注孩子做事的过程,关注什么你会得到什么。挖掘孩子的潜力,问孩子是怎样做到的。一个人身上最大的优点是保持孩子对世界的好奇。爱的渴望。要想被爱必须付出。爱的细节,是一种无言的教育。爱的胸怀。家长要包容孩子,让他们有重新开始的机会。爱是无条件的。把问题和孩子分开。爱的机会,让孩子体验索取可以让人满足,但付出才是真正的快乐。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会在孩子心中播种爱,培养爱,传播爱。在孩子面前会示弱,让孩子有超越的机会,有无所不能,有顶天立地的感觉。真正爱孩子的父母是与世俱进不断学习成长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