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诗意,一半烟火》:文字承载的不仅仅是故事,更是生活中丰富的情绪

这是一本不算长的散文书,一开始我也分不清什么是散文?什么是小说?什么是文学?

后来阅读的书籍一点点变多了,便能区分出来了。

用我自己的理解:散文就是随手写的两三千字的小短文;小说就是十万或者几十万字像电视剧一样需要连续去看的文章:文学是集所有文字所表达出来的思想。

至于我说的对不对,可以忽略,如果硬要评价那就是所有你说得都对,我说的可以仅供参考。

《一半诗意,一半烟火》这本书是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写的,只是把这些零散的文章集中在一本书里。

但是里面的内容很丰富,如果很想去了解这个作者,大家可以去看看。

作者笔名叫无戒,真实名字叫郝菲。出生在甘肃,嫁人到陕西。从高中的时候就喜欢写作,只是那个时候很喜欢写小说。

笔名也是从高中时候就用了这个“戒”字。

书中写了作者的原生家庭,上学时代,爱人和孩子。还有她自高中就一直很要好的闺蜜。

三人相识二十多年,从毕业到工作再到成家生子直至现在,从没错过彼此人生的每一个重要时刻。真好!

其中还写了很挂念的网友,一个说要带她去流浪,一个说要去她的城市旅行。

作者的感情经历很是让我羡慕,羡慕她的闺蜜情,羡慕她的网友情,羡慕这份长情。

可能是因为自己相比作者更加缺少友情,朋友不多,也没有上过高中,现实的同事之间很难走进友情里。

后来全职在家带娃后遇到的人虽然也很好,但很难遇到真正同频的,或者说成年人再也不想把时间放进感情里。

生活的重压和带娃的琐碎都已盖过自身的情感,成年人大多还是更注重生活。

所以慢慢明白了,为什么都羡慕年轻人,因为年轻人有时间、有成本去接触新鲜事物、新朋友,他们也可以毫无畏惧地做自己。

而有了家庭和社会责任的成年人,他们已经用尽力气去生活,哪里还会再去想培养一段新的感情。

阅读这本书时,你会因为某段话而去怀念自己年轻时期,阅读着书中的故事,好似自己也曾是故事中的主角。

看到作者写到旅行、流浪、在街头摆摊听故事,好像都是自己想做的事。

以前我也是经常脑洞大开,幻想自己是个孤儿,背着背包,走在陌生的街头,就很想去采访街头行走的人。

询问关于她们的生活。我也很喜欢听故事,关于生命、关于友情、关于离别的故事。

阅读完这本书后,我更坚持了要写作这件事,因为当看到曾经自己记录下的那些字,好似那些难忘的瞬间还在眼前一样。

当十年后的自己再次看到当初记录下的这些图文并茂的生活,才知道过去的那些时间都花在哪里了。

对于能否成为作家,我是不会去想的,我写作不仅仅是了记录,同时也是为了给自己寻找一个情绪的出口。

当那些不知找谁说的话无处可说时,我就好好会写下来,只是发在不同的平台。

只要那些想表达的都表达出来了,那自己的情绪就得到了很好的释放,而我的心里就再也不会想着这些事情。

所以我们要学会记录,为自己。即使发表在朋友圈,当十年后的自己回顾时间都去哪了的时候。

翻看朋友圈,你会看到过去的十年,你过的也很丰富。朋友圈里图文并茂的记录了自己十年的光阴。

文字承载的不仅仅是故事,更是生活中丰富的情绪。开心的、幸福的、失望的、迷茫的、无助的、无奈的、兴奋的、崩溃的……

它们无关对错,每一种都是真实存在的,这就是我们真实的自己。

成年人不做选择,诗意的生活、烟火的生活、每一种我们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