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周末的早晨8点半,融融的太阳光透过写字楼的窗玻璃,照射在办公桌上,也照射在三三两两的打工人身上。
公司因为业务的变更,这周五临时变更了工作时间,将原本的做五休二改成了做六休一。因为是上面的临时通知,很多事情的分工还不明确,只是要求大家集中在一个办公室,等待分配任务。
坐在我正对面的小林显然没睡醒,时不时地打着哈欠,并向大家倾诉着夜间带娃娃的艰辛,她苍白的脸被阳光照得有些发红。斜对面的小李刚刚踏进办公室,就把包重重得往桌子上一甩,吐槽着自己完美周末计划被公司剥夺的惨烈。素有“办公室一枝花”名号的小赵,一边小心翼翼地吃着包子,避免吃花了口红,一边给大伙讲述她的早起惊魂记:一觉睁眼已经到8点10分,她如何用10分钟的时间解决穿衣吃饭,又如何是在5分钟内赶到公司,并画好妆的……
尽管每个人的故事算不得新奇,但是大家伙都乐意听,也时不时地插上两句嘴。有时是表达同情——“哦,那可真辛苦!”;有时是表达同感“谁说不是呢,这不,我和朋友的约会也取消了”;有时是情绪的渲染烘托“那可真惊险啊,你可真厉害!”……大家用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宣泄着工作的种种情绪,办公室的生气瞬间活起来了。
小韦——一个95后的小伙子,显得有些不同。他来了,不主动参与任何人的话题,只找个有阳光的位置坐下,正好与我并排。只见他将外套脱下,小心搭在椅背上,然后从包里,拿出一盒泡芙和一盒卷饼,挨个招呼同事吃后,就安安静静地吃起了他的早餐。
我和小韦平常没什么交集,但是对他没什么好的印象。他的长相并不好,别的年轻小伙都元气满满,他则又干又瘦,皮肤有些黑,脸上挂不住肉,笑起来有两道大大的褶子,两颗门牙还有些向内扣,实在不美。此外,小韦的业绩也并不太佳,常在团队里靠后。会议发言,也从不曾听他发表过什么高明的见解。在弱肉强食的生存丛林里,他属于存在感极低的生物。
等了好一会儿,大家的起床抱怨会开得差不多了,工作任务却还不见来,大家伙有些焦躁,都埋头划拉着手机。此时,与我并排的小韦,从包里拿出一本厚得像砖头的书,从后往前翻阅,脸上的表情宁静而庄严。在他的桌边,还放着一杯刚刚泡好的红茶。阳光经过茶水,折射到他的书上,很美。我细细一瞧,吓得不轻,竟然是竖排、繁体的文字,密密麻麻地排布着,直看得我头皮发麻!以前听同事说过,小韦是学化学的。一个学化学的、95后的小伙子,在如此繁忙的都市,在这个焦躁嘈杂的办公环境里,竟然能够翻看一本竖排繁体的古文集,神情还如此得安闲,这怎么能不让人感到诧异?
我忍不住好奇,凑过去问:“小韦,你这能看得下吗,看这书用来干嘛呢?”
小韦:“可以啊,其实还行,书上已经帮忙断好句了。看得不多,每天早上看一篇,洗洗心。”
小韦微笑着回答我,那笑容,一如这冬日暖融融的阳光。
“洗心”?多好的理由啊。全无功利的念头,只是重视心灵的滋养,摒除心中的杂念,拂去心中的尘埃。难怪他能在业绩靠后时没有过分哀戚恐惧的神色,难怪他能在大家心烦意乱的时候坐得住,难怪他的脸上有着同年段人没有的宁静安闲,也许在他内心世界里自有一片圣洁的天地吧。
过了好一会儿,公司上层来了任务。大家心里原本就对周末上班有意见,边干起活儿边骂上两句。只有小韦合起手里的书,认认真真地忙碌起来。其他同事喊他帮忙,他也很随和地就过去帮着干,并不多言。
一个人,即使长相不突出,业绩不突出,但内心善良、为人真诚,注重品行的修养,谁说他不动人呢?
阳光渐渐隐退,城市的华灯已经亮起,打工人陆陆续续回家。这一天,我认识了一个不一样的小韦;这一天,我看到了一个不同的年轻人;这一天,我感到普通人的别致的光芒。